布魯塞爾消息,歐盟委員會正在考慮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
“歐洲對競爭敞開大門,但反對無底線的不正當競爭,”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發表講話時說。 “我們必須在不公平競爭面前保護自己。” (Europe is open for competition, not for a race to the bottom, We must defend ourselves against unfair practices.)她在發表為未來一年奠定基調的歐盟年度情況咨文演講時宣布了這項調查。
有大量證據表明,中國政府正在以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方式補貼國內汽車工業。中國直接補貼汽車生產,還通過推廣各種形式的電池和稀土進行間接補貼。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徐洪才在今年 6 月表示,到 2022 年,僅針對電動汽車購買者的稅收減免就將超過 2,000 億人民幣(260 億歐元),許多歐洲國家也有類似政策。當時,政府宣布將這些措施延長四年,預計總額為 670 億歐元。每輛電動汽車可享受近 4000 歐元的稅收減免。
歐盟委員會的調查是針對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在歐盟電動汽車市場上的強勁增長(也涉及歐盟和美國製造商在中國生產的汽車)。據該機構稱,這一比例已從三年前的近乎零上升到現在的 8%。在一年半到兩年內,這一比例可能達到 15%。由於這對國內生產造成了嚴重後果,歐盟有理由進行反補貼調查。中國電動汽車在歐盟的價格比歐洲生產的電動汽車平均低 20%。
在正式啟動調查之前,委員會可在 9 個月內徵收臨時關稅。永久性懲罰性關稅的決定必須在總共 13 個月後做出。徵收關稅的可能性很大。反補貼調查很少無疾而終。徵收多高的關稅很難預測。最近,委員會在反補貼調查後對中國征收了 10%至 20%的關稅。
“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佈魯諾-勒梅爾在訪問柏林期間表示:”展開調查是一個非常好的決定。 “如果這些補貼違反了國際規則,我們就必須予以懲罰”。法國被視為調查背後的推動力量。法國歐盟專員蒂埃里-布雷頓(Thierry Breton)也呼籲盡快展開調查。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 5 月份已經警告說,不要重蹈歐盟的覆轍,當時歐盟將太陽能發電廠的市場留給了中國,從而使自己產生了依賴性。
德國擔心中國政府會採取反制措施並引發貿易戰。 “不過,聯邦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綠黨)現在說:”我歡迎歐盟委員會現在對這些細分市場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如果懷疑存在不公平競爭,還能怎麼辦?不過,哈貝克強調,這並不是將高效、低價的中國電動汽車擋在歐洲市場之外的問題。
歐盟委員會可能將此次調查歸類為 “依職權 “調查,即主動調查,而不是像往常一樣,在接到公司或國家的投訴後進行調查。這將使中國政府更難挑出歐盟國家作為 “替罪羊”,然後對其採取有針對性的行動,就像最近對立陶宛所做的那樣。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對此反應謹慎。一位發言人說,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從根本上致力於自由、公平和有章可循的貿易。
中國的電動車製造產能嚴重過剩,而且還在穩步增加。產能預計將從 2021 年的 570 萬輛增加到 1500 萬輛。國內市場無法消化這些產能。與此同時,美國、印度或土耳其等國正在以高額關稅將自己與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隔絕開來。歐盟徵收 10% 的標準關稅。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一直在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努力擴張。據中國乘用車協會發布的數據,中國汽車出口在7月份猛增63%之後,8月份又增長31%。來自中國的新車型在上週的慕尼黑國際車展上佔據主導地位。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