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對普京的處理可能會告訴習近平,美國會多麼堅決地保衛台灣。
當喬·拜登與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就俄羅斯在其與烏克蘭邊境的軍事集結對質時,另一位世界領導人可能正以濃厚的興趣觀看。中國的習近平在他的鄰里也有地緣政治的不滿——就他而言,台灣是北京堅稱的富含微芯片的島嶼,它是而且永遠應該是中國的一部分。與渴望將烏克蘭重新置於莫斯科控制之下的普京一樣,習近平也擔心他的國家帝國的一部分與美國及其盟國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習近平如何解釋(或更糟的是,曲解)烏克蘭對峙的結果,可能會影響中國是否以及如何嘗試與台灣統一,從而對東亞的安全與穩定產生影響。
這使得烏克蘭危機成為對美國全球實力的重要考驗。四年來唐納德特朗普在國外“美國優先”的混亂,加上政治和社會兩極分化以及國內對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反應失敗,助長了世界各地的看法,即美國是一個處於最後階段的超級大國——一個太分裂了,過度緊張,只是厭倦了維持其廣泛的承諾。這個敘述,拜登從阿富汗撤軍的拙劣只是得到加強,似乎已經在中國領導層內站穩腳跟,並已成為官方宣傳的常規主題。隨著習近平、普京和其他獨裁者加緊努力削弱美國的實力,美國正面臨著自蘇聯解體以來對其全球主導地位的最嚴峻挑戰。
烏克蘭的命運與這場新的大國競爭密切相關。如果拜登堅定、靈巧,而且有點幸運,本週俄羅斯、美國及其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盟友之間的一系列會談將導致妥協並避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然而,在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潛在成員資格問題上,僵局依然存在——普京迫切希望阻止這種情況。利害攸關的是美國和俄羅斯在東歐的力量平衡。然而,結果可能會在該地區之外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產生影響,影響美國的實力是否會保持足夠強大以維持和平和推進民主——或者世界的獨裁政權是否會收回他們幾十年前失去的影響力。
普京和習近平等領導人可能會看到機會。“拜登的問題在於,他們認為他們應該隨時對他進行測試,而他們確實如此。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真正以任何優異的成績通過這些測試,”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 Danielle Pletka 告訴我。“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
將台灣與大陸隔開的台灣海峽七年來一直是一個緊張不安的潛在熱點,但在過去兩年中,那裡的緊張局勢已顯著加劇。習經常派出飛機中隊在台灣附近嗡嗡作響,並在該島附近進行危險的軍事演習,顯然是為了騷擾和恐嚇台北的民主政府。習近平多次談到最終的和平統一,但他的咄咄逼人的立場引起了台灣和整個地區的擔憂,即他正在考慮入侵以收復這個任性的省份。
習近平可能認為,台灣正在朝著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的方向漂移,正如烏克蘭越來越遠離莫斯科的軌道一樣。台灣思想獨立的總統蔡英文試圖減少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加強與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聯繫。華盛頓也在尋求更緊密的聯繫。官方上,美國仍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正式承認台北政府。但不難看出為什麼習近平會不這麼認為。特朗普政府2020年派內閣成員赴台北,是美國駐台北40多年的最高級別官員。拜登在 12 月邀請台灣參加他的民主峰會,就好像它是任何其他國家一樣。
北卡羅來納州戴維森學院的台灣問題專家雪萊·里格解釋說,習近平正試圖確定華盛頓是否正在改變政策,“將台灣視為一種防止或壓制中國崛起的重要戰略資產。這就是我認為中國人真正擔心的問題。”
鑑於這一切,習近平將仔細審查烏克蘭局勢,以獲取有用的情報,了解拜登可以並最終將使用哪些工具來迫使俄羅斯退縮,他願意在與普京的潛在妥協中放棄多少,以及如何實際上,美國總統與盟友甚至他自己的外交官合作。換言之,中國領導人將尋求衡量美國的決心水平。習近平和其他反對美國利益的領導人“可以評估拜登先生和他的同事的運作方式和運作方式;他們如何處理危機,”美台商會主席魯珀特·哈蒙德-錢伯斯告訴我。“對於華盛頓一個相對較新的政府來說,這些都是他們仍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然而,習近平只能從拜登對烏克蘭的所作所為中學到很多東西。假設美國對台灣和烏克蘭危機的反應具有可比性是錯誤的,甚至是危險的。雖然拜登已經排除華盛頓單方面出兵保衛東歐國家,故意不明確代表台灣進行軍事干預的立場。在這一點上長期存在的“戰略模糊”政策旨在威懾中國的軍事行動。習近平不得不假設入侵台灣可能會讓他捲入與美國的戰爭。此外,可以說美國有更多理由為台灣而戰,而不是為烏克蘭而戰。作為構成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力量支柱的聯盟體系中的一個環節,以及在半導體和其他高科技組件的關鍵供應鏈中,台灣可能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更為重要。在 12 月為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作證時,
美國在歐洲和亞洲的戰略地位也不同。拜登對烏克蘭的選擇可能會受到北約和歐盟的限制。他對普京的回應可能只有他的歐洲同事願意效仿。北約在亞洲沒有同類,但在某些方面,這可能會給華盛頓更大的行動自由。而在台灣問題上,美國可能會從地區盟友那裡獲得更多支持以採取強硬立場。7 月,時任日本副首相的麻生太郎暗示,如果台灣遭到中國襲擊,日本政府將與美國一道保衛台灣。他說,對日本來說,“說它可能與危及生存的局勢有關”並不過分。這樣的言論會導致東京的政策發生多大程度的轉變是值得商榷的。很明顯,東亞的另一個大國日本將台灣的安全視為國家利益,這也可以對習近平起到威懾作用。
對習近平來說,兩岸罷工也可能是一個可怕的風險。儘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能無法保證成功,但普京可能已經計算出他有機會超越他的鄰國。相比之下,中國對戒備森嚴的台灣海峽發動軍事襲擊很容易證明是血腥的、曠日持久的,因此令人尷尬——因此可能對習近平的地位以及共產黨政權的地位構成威脅。也許習近平和普京可以協調他們的攻擊,或者北京可以利用歐洲戰爭的干擾來奪取台灣。但美台商會的哈蒙德-錢伯斯對這種情況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論據。“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在他們看來,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解決台灣問題,”他說。“我不認為中國會將其時間表與莫斯科在台灣的時間表掛鉤。我不認為中國人會外包他們的利益。這不是他們運作的方式。”
雪萊·里格還指出,中國領導人還沒有準備好使用武力。“證據和邏輯的平衡表明,與過去 70 年一樣,他們今天的目標一直是阻止台灣獨立,而不是試圖強迫統一,”她說。
然而,預測獨裁者會做什麼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任務。或許習可以算計,強行統一台灣與大陸,符合他個人的政治利益;如果成功,他將鞏固自己的地位,並將自己的名字銘刻在中國共產黨的史冊上。或者他可能會誤判,並認為拜登的鬥爭將使美國處於邊緣地位——北京日益專制的政治環境更有可能做出這種潛在的災難性判斷,這很容易導致習近平的顧問告訴他他們認為他想听什麼。
可以更確定地說,烏克蘭和台灣都表明美國的軟弱——甚至僅僅是對軟弱的感知——很容易瓦解支持美國世界秩序的緊張網絡和聯盟,並開啟一個全球衝突和新時代的新紀元。不穩定。“烏克蘭和台灣一樣嗎?不,當然他們不是同一種情況,”美國企業研究所的普萊特卡說。“但就美國捲入的意願而言,我認為你會看到同樣的信號。” 全世界的普京和習近平都在尋找這些弱點,觀察結果,併計算他們的下一步行動。
這篇文章已經更新,加入了更準確的術語來描述美國對台灣政治地位的看法。
邁克爾·舒曼是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著有《被打斷的超級大國:世界中國史》和《奇蹟:亞洲追求財富的史詩故事》。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