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Politico報導,中國的經濟制裁可能會轉化為台灣對立陶宛微芯片製造的大量投資,這可能有助於緩解歐洲半導體的短缺。
立陶宛在維爾紐斯開設了一個台灣辦事處後,已成為中國未宣布的經濟制裁對象。
立陶宛的出口商表示,他們在中國做生意時遇到了障礙。 此外,據報導,北京一直在向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國際公司施壓,要求它們放棄立陶宛的供應商。
作為回應,台灣宣佈在立陶宛投資2億美元,預計將使該國的經濟免受中國的壓力。
其中一些投資可能是以在立陶宛開發一個微芯片製造廠的形式出現。
台灣在微芯片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其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在2020年獲得了54%的市場收入。
“當我們研究在立陶宛進行半導體投資的可能性時,我們將從整個歐盟市場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因為那樣的話,它將更具有可持續性,它將有利可圖,”台灣駐維爾紐斯代表處的負責人Eric Huang告訴Politico。
歐洲最近一直面臨著微芯片短缺的問題,除此之外,還嚴重擾亂了汽車行業的供應鏈。
據Politico報導,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歐盟已經尋求與台灣和韓國合作,但 “他們的姿態至今沒有什麼收穫”。
台灣在立陶宛的投資可能成為這一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 雖然台灣的投資計劃還沒有最終確定,但Huang告訴Politico,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而且 “立陶宛可以作為進入歐洲其他半導體市場的一個入口”。
但專家提醒說,台灣在立陶宛的擬議投資甚至還沒有達到發展微芯片製造廠所需的程度。
例如,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將於2024年開始運營,預計將耗資120億美元左右。
據Huang說,任何一個歐盟國家都很難復制台灣的模式,擁有完整的微芯片生產供應鏈。
但是個別國家可以在這個系統中發展自己的優勢,台灣已經承諾幫助立陶宛進行人才培養。
“由於台灣在[半導體]方面有如此深厚的經驗,我認為我們最好的方式是幫助我們的朋友認真和真誠地看待比較優勢,”黃說。
文章來源:https://www.lrt.lt/en/news-in-english/19/1584884/amid-dispute-with-china-lithuania-may-get-foothold-in-taiwan-s-microchip-production-media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