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治學家Ulrich Speck近期在推特上對剛勝選的德國政府新内阁進行了分析,以下是其分析的原話節選:
現在一切都指向一個由社民黨領導的新德國政府,與綠黨和聯邦民主黨組成的聯盟。這意味著我們觀察者終於可以開始猜測一個關鍵問題:“奧拉夫-肖爾茨領導的德國外交政策將是什麼樣子?”接下來我想分享關於這一點的一些想法。
肖爾茨的外交政策與默克爾之間會有很多延續性。 肖爾茨對外交政策有既定的看法:他認為跨大西洋關係和歐盟是德國外交政策的兩大支柱,俄羅斯和中國在一些問題上是合作夥伴,但在其他問題上也是競爭對手。
然而,有兩個潛在的變革動力。 聯邦民主黨和綠黨都比肖爾茨對中國和俄羅斯更加懷疑。 然而,他們對 “權力關係”(與華盛頓、巴黎、莫斯科、北京)的影響仍將是有限的,在這些国家中,總理發號施令。
肖爾茨本人雖然他有國際經驗(漢堡市長、財政部長),但他沒有明顯的主流以外的外交政策議程。肖爾茨可能願意在歐盟的財政政策上有一些行動。 然而,FDP可能會否決任何更大膽的努力(如果只是為了阻止CDU/CSU),而肖爾茨將有一個很好的藉口。 在更廣泛的歐盟問題上,我也希望默克爾能繼續代表共識的觀點。
在跨大西洋關係和安全方面,我也不指望有什麼變化。 在競選期間,肖爾茨一直明確表示,他認為跨大西洋關係和北約是德國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關鍵支柱;綠黨和聯邦民主黨都同意這一點。
我們新任的外交部長ABaerbock,有可能會推動與拜登政府在氣候和民主方面進行更多合作的努力–這是她在競選期間一直強調的。 肖爾茨會贊同這一點。
在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上,肖爾茨同時支持北溪2號和默克爾的中國政策。 然而,與此同時,空氣中出現了一些變化–早該適應變化了的國際環境,而默克爾在她的第四個任期內一直不願意接受這種變化。
在肖爾茨自己的黨內,社民黨正在努力最終擺脫施羅德 “德國大企業第一 “的遺產–對俄羅斯和中國的態度。 綠黨和聯邦民主黨同樣對德國對莫斯科和北京過於友好的做法感到不滿。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德國突然變得鷹派。 一些路線修正是可能的,但基本面不會改變。 新政府中的所有政黨都會認同 “不脫鉤 “和 “不打新冷戰 “的口號。
柏林將對歐盟夥伴和美國的建議持更開放的態度,以加強對專制者的抵禦能力;但對削減商業關係的願望不大,柏林將繼續投資於與俄羅斯和中國的合作。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