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新東方EDU和TAL Education等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的股價在中國政府新政策下股價暴跌,可能會讓人懷疑中國是否正在試圖掌控美國,甚至不惜以犧牲中國自身的經濟為代價。
答案是否定的, 這又是一次中國政府對國內事務的收緊和控制。
“中國家長稱私立學校收取的費用越來越高 ”,這是網易的一個標題。 “這不是違法的嗎? ”這表明了政府的動機之一:控制教育产业的價格。 另一個動機可以從教育部和其他一些政府機構最近發布的 “指導方針 ”中看出。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
當相關消息被洩露,表明中國可能不允許私立教育的利潤時,中國的舆论被點燃了。 這並不新鮮。 2012年,習近平命令製作了一個應用程序(學習強國),提供關於 “習近平思想 “的日常指導。 他重塑了共產黨的 “歷史”,使台灣人對大陸所谓善意產生了严重誤解,他還促使了官方學校對課程进行改革,不再強調英語,而是重新強調 “政治學習 ”。 習近平加強了對公办教育系統以外的教育的監督,他把馬雲等人趕出了他們自己的機構的領導崗位,因為擔心給他們一個影響高層领导层意識形態的平台。
在中國的制度中,沒有哪一部分不受到來自政府的控制,也沒有哪一部分對私人經營者來說是可以越界的。 中國人被禁止在中國的國際學校就讀,只有外交部认证的明星運動員和電影明星例外。 中國共產黨認為教育系統主要是一個灌輸忠誠的系統,使年輕人毫無疑問地接受黨的教育。 這包括黨的歷史、領導人的光輝事跡、以及對改善每個中國公民的生活和安全的無私承諾。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考試制度的現代版本,它更像是一種價值和忠誠的測試,而不是一種能力測試。
除了意識形態的控制,中國政府不喜歡私人控制硬通貨,因為他們是可以在海外而不是在中國國內的壟斷貨幣市場上使用硬通貨。
為什麼他們之前會讓私人經營學校? 因為私人教育培训业從來沒有过真正的话语权。 中國政府把控有利可圖的壟斷行業,而將服務性業務留給大量的、分散的、幾乎沒有法律保護的私人部門。 民辦教育是低價值的業務之一,永遠不會出現一個持續的市場領導者。
也許最近這齣戲中唯一真正令人震驚的部分是,管理教師和消防員養老基金的保守機構也投資於中國的私營教育上市公司。 安大略省醫療保健養老金計劃信託基金擁有GOTU 1.5%的股份,而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它也有新东方的股份–擁有1%。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擁有某个中國教育培訓上市公司近2%的股份,科羅拉多州公共僱員退休協會也投入了1500萬美元的會員資金。 美國教師保險和年金協會擁有30,000股新东方的股份。 風險,似乎成了一個古老的經濟概念。
投資者可能有理由懷疑,在習近平打击这些私營公司的時候,中國是否打算擁有一個外资經濟的土壤。 但計劃不如變化,現實情況是,習近平搞砸了他所採取的每一項大膽舉措,都是因為受到意識形態目標的驅使草草收场。 曾有將人民幣國際化並使其可自由兌換的行动,最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被迫決定將人民幣納入其特別提款權(SDR)籃子,之後這些都没有了消息。 曾有將大都市的衛星城市合併為 “特大城市 “的計劃,該計劃產生了瘋狂過熱的房地產價格,僅此而已。 現在,又有了將香港納入麾下的努力,就像人民幣國際化一樣,即使香港的經濟和文化處於災難邊緣,也被定义為”成功”了。
但是,正如我們從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的悲慘歷史中了解到的那樣,中共的領導人保留了保證自身权力巩固而不惜毀滅國家的權力。 這確實是一個历史遺留問題,兩千年來,中國皇帝們實施的政策對人民甚至對他們自己來說都是災難,並且在沒有受到挑戰的終身任期內可以行使絕對權力,直到幾十年後的老年癡呆症病發以後停止。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