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部周一表示,中國西北部地區內蒙古的兩座水壩在暴雨後接連潰壩,凸顯了夏季汛期期間基礎設施老化帶來的安全風險。
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大壩於週日下午倒塌。 水利部表示,它們形成的水庫總儲水量為4600萬立方米。
報告說,居住在下游的人們被疏散,沒有傷亡報告。
該部表示,週末呼倫貝爾市平均降雨量為87毫米,莫林達瓦監測站的降雨量高達223毫米。
該部表示,週末呼倫貝爾的平均降雨量為87毫米,莫林達瓦監測站的降雨量高達223毫米。 最近幾週,極端天氣襲擊了世界多個地區,歐洲發生洪水,北美出現熱浪,加劇了對氣候變化的擔憂。
呼倫貝爾市政府在其微信公眾號上說,16,660人受到影響,326,622畝(53,807英畝)農田被淹沒。 橋樑和其他交通基礎設施也被摧毀。
中國社交媒體上發布的畫面顯示,其中一個水壩被水完全沖走,淹沒了附近的田地。
中國有超過98,000座水庫,用於調節洪水、發電和促進航運。 政府承認,其中80%以上的水庫已經有40年或更久的歷史,而且一些水庫構成了安全風險。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在今年的一次簡報會上說,缺乏財政資源意味著總數的近三分之一沒有完成強制性安全鑑定。
(Resource:Reuters)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