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美媒: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騙過美國資本家的?


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政府正在全國各地用宴會、煙花表演、遊行和節日來紀念這一時刻–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慶祝自己。 為什麼不呢? 一個由十幾個人於1921年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日益不穩定的情況下秘密成立的黨,現在主持著這個地球上第二強大的國家。

北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在2049年之前取代美國(在中國共產黨的眼中是一個衰落的大國)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超級大國–恰恰是在中國共產黨上台承諾遵循馬克思、列寧和毛澤東的 指示,即所謂”具有’中國特色’的共產主義”的一百年後。 但實際上,那裡幾乎沒有20世紀的共產主義實踐。 “具有’中國特色’的極權主義 “更像是這樣。

按人力計算,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軍隊;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根據追踪全球財富的胡潤報告,中國擁有最多的億萬富翁,1058人,美國為696人。 其他調查顯示,中國的億萬富翁人數較少,僅次於美國)中國的政治權力給黨的高級官員帶來了財富–這也是國家主席和黨的領導人習近平在其任期內強調反腐敗運動的原因之一(儘管據說習近平的家庭本身也很富有)。 中國也有自己的私營經濟部分,包括一些大型的企業,儘管它們不能自由地違背北京的意願。

“共產主義中國 “實際上還是共產主義嗎?2021年6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北京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 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儘管在過去40年裡允許市場力量推動國家的經濟崛起,但中國共產黨最值得慶祝的是:它保持了對政治權力的無情和完全控制。 它控制著經濟的製高點(銀行業、能源、關鍵技術部門),而且,由於部署了奧威爾式的監視國家技術,它的控制正在加強,這使得任何異議都變得困難和危險,聲音也越來越弱。 北京中央黨校的前教授蔡霞說,中國共產黨主持著 “一個新極權主義國家”–黨的干部在那裡接受統治訓練。

對於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來說,這一事實應該促使毛澤東曾經執行的那種自我批評會議。 現代中國的現實現在是顯而易見的:對維吾爾族和藏族等少數民族的殘酷鎮壓,對香港的公民自由的踐踏——它曾在《中英聯合條約》中表示自己不會觸及他們的權力,在南中國海的軍事擴張等。 所有這些都讓人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從政府政策制定者到學者再到企業高管,這一代中國人把北京和它的執政黨正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希望和夢想是幫助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時是一個孤立的、貧窮的國家–融入現有的世界秩序。 用現在著名的前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的話說,就是幫助中國成為一個 “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
與北京的 “接觸 “政策始於理查德-尼克松和他1971年對中國的歷史性訪問,此後每一位總統都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努力。 對許多美國中國政策的設計者來說,一個關鍵的基本假設是,通過經濟開放會帶來自由化的風氣,最終會在政治上改變中國。 比爾-克林頓總統在2000年的一次演講中這樣說。 “通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不僅僅是同意進口更多我們的產品,它還同意進口民主最珍視的價值之一–經濟自由。中國的經濟越是自由化,就越能充分解放其人民 的潛力,他們的主動性,他們的想像力,他們非凡的進取精神……”,自由的精靈不會再回到瓶子裡去了。
今天讀到這些話幾乎是痛苦的,蔡在剛剛為胡佛研究所出版的一篇文章中說,這種假設是 “天真 “的。 對接觸理論的買入在美國政策精英中是如此普遍,以至於對他們產生了一種陶醉的效果。“接觸”的最大謬誤在於假定中國共產黨可以轉變為分享權力和接受民主。

平心而論,中國的政治風向確實有轉變的時候。 在20世紀80年代,黨內有一些高級人物–前總書記胡耀邦和趙紫陽–他們確實在推動政治改革,即使不是徹底的西式民主。 自由化的精神導致了1989年的民主示威–當然是以流血事件告終。 北京軍方在天安門廣場上殺害了數百名平民,向世界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維護其權力的決心。 天安門鎮壓結束了對政治自由化的調侃。 此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蔡霞說:”中國共產黨決心重塑現有的國際秩序和規範,把世界引向自由民主的相反方向。”
在華盛頓和世界各地,這種認識終於被深刻意識到了。 問題是,為什麼在習近平近十年的鐵腕統治下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鄧小平和他所有的繼任者都明白,中國的事情就是生意。 中國的秘密武器是它對外國公司的吸引力:首先是作為一個低成本的出口平台,然後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經濟穩步增長的市場。 中國是不可抗拒的,鄧小平也知道這一點。

天安門事件後,當時的總統喬治-H-W-布什派他的國家安全顧問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對北京進行了兩次秘密訪問,為恢復關係作準備。 在其中的第一次會晤中,鄧小平告訴斯考克羅夫特,”中國市場還沒有完全開發,美國可以在許多方面利用它。我們將很高興讓美國商人繼續與中國做生意。這可能是“把過去拋在腦後的一個重要方式”。

美國商界更樂意把 “過去 “放在後視鏡中。 美國商界對北京的卑躬屈膝程度有時會令人尷尬。 有一次,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不久,MTV在北京舉辦了一次宴會。 該公司的總裁和首席執行官起身敬酒,他說他絕對相信中國將成為MTV的 “最佳市場”。

他反問道:”為什麼我這麼肯定?因為,”他吼道,”這是中國!!!!”

在附近的一張桌子上,MTV中國的總裁李一飛尷尬地翻了個白眼,或者說是蔑視。

中國的業務就是業務。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億萬富翁的數量上與美國相抗衡。在中國東部安徽省淮北的一個股票市場,一位投資者在觀看電板。
Jie Zhao/Corbis via getty images

美國的一些企業已經不愛北京了,他們厭倦了知識產權盜竊、對國內競爭對手的補貼以及未兌現的市場准入承諾。 但華爾街仍然愛著北京,許多大科技公司也是如此,它們中的許多公司要么在北京有大的供應鏈,要么在向中國客戶銷售時賺大錢,或者兩者都有。 這些公司希望拜登總統能夠放寬特朗普時代的關稅,並在總體上對中國政府採取柔和的語氣。 目前,關稅仍然存在,但語氣確實已經改變。 儘管拜登政府直截了當地稱普京的俄羅斯為 “對手”,但在談到北京時並沒有使用這個詞,儘管中國的官員越來越公開地表示他們打算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國。

這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是一個現實的目標嗎? 蔡霞和其他人指出,該政權仍有一些弱點。 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有,中國人還想變得更加富有。 經濟必須持續增長;對許多中國公民來說,這是唯一能讓壓迫性的監控國家勉強容忍的事情。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經濟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而且麻煩正在逼近。 經濟危機會帶來政治危機,或者說是這樣的說法。 問題是,這種預測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不過,蔡霞在她最近的文章中寫道:”在我與中共中高層官員接觸的三十多年中,我可以說,至少有60%到70%的中共高層官員了解現代世界的進步趨勢 。他們明白,只有民主憲政才能確保中國的長期穩定,保護人權、個人尊嚴和自身的人身安全”。

這60%到70%的人的問題是:在一個令人窒息的監控國家裡,黨在網上閱讀你的每一句話,或監聽你的電話,你如何從這裡到那裡? 美國和外部世界的其他國家是否可以提供幫助? 這可能是新一代中國掌權者面臨的挑戰。

(此文章转载于Newsweek)

B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Was wir berichten, spiegelt nicht die Meinung einer Regierung wider.

What we report does not reflect the opinion of any government.

我們的報道内容不代表任何政府官方立場。

Berliner Bericht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