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突然將至少5萬名增援部隊調往中印邊境印度一側,對中國採取更加進攻性的姿態。恰逢中共即將在本周迎來建黨百年大慶,此舉無異在中國西南邊境重演一百二十年前清日甲午海戰之前的格局。
儘管中印兩國於1962年進行了交戰,但是印度的軍事防備主要對手一直是巴基斯坦。但是,自從去年發生了幾十年來最致命的中印邊境衝突,印度總理莫迪已經一直尋求緩和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堡的緊張關係,以集中精力對付來自北京的威脅。
英文媒體報導,據四位熟悉此事的人士稱,在過去幾個月中,印度已將部隊和戰鬥機中隊轉移到與中國交界的三個不同地區。其中兩人說,總的來說,印度現在大約有20萬部隊集中在邊境地區,比去年增加了40%以上。
其中一位人士說,以前印度的軍事存在旨在阻止中國的行動,而這次重新部署將使印度指揮官有更多選擇,在必要時在中國進行攻擊和奪取領土,這種戰略被稱為”進攻性防禦”。這包括一個更輕的足跡,涉及更多的直升機,將士兵從一個山谷空運到另一個山谷,以及像BAE系統公司製造的M777榴彈砲這樣的火砲。
雖然不清楚中國在邊境上有多少部隊,但印度發現,中國人民解放軍最近從西藏向新疆軍區增派了部隊,負責在喜馬拉雅山沿線的爭議地區進行巡邏。其中兩人說,中國正在沿西藏有爭議的邊界增加新的跑道建築、容納戰鬥機的防彈掩體和新機場。他們說,北京在過去幾個月裡還增加了遠程火砲、坦克、火箭團和雙引擎戰鬥機。
印度還在靠近邊界中心的南部西藏高原獲得了進攻能力。這些人說,在這個人口較多的地區,裝備有機槍的正規士兵加入了輕裝上陣的準軍事人員。
在遙遠的東部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印度的大部分邊境部隊都在那裡,1962年中印戰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那裡進行的,正在部署新購置的配備遠程導彈的法國產陣風戰鬥機來支持地面上的軍隊。
印度軍隊和新德里總理辦公室的發言人都沒有回應評論請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問題時說,”不會對未經證實的信息發表評論。”
現在人們擔心的是,誤判可能導致更致命的衝突。最近幾輪與中國的軍事外交談判在恢復邊境地區幾十年來的平靜現狀方面進展甚微。
“當邊境管理協議破裂時,在任何一方擁有如此多的士兵都是危險的,”印度中將和前北方軍隊指揮官D.S.胡達說。 “雙方都有可能在有爭議的邊界進行積極的巡邏。一個小的地方事件可能會失去控制,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對印度總理莫迪來說,這一轉變是在大流行病肆虐印度腹地、經濟收縮到四十年來最嚴重的情況下發生的,留給國防的錢更少了。同時,印度正在加強與四國夥伴–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安全合作,以獲得對抗中國的籌碼。
“去年的危機讓印度的決策者了解到一個現實,即中國是未來最大的戰略挑戰,這導致了將注意力從巴基斯坦轉移開,”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耶魯大學客座講師蘇珊特-辛格說。 “
總部設在台北的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的訪問學者薩納-哈什米說:”儘管印度進行了戰略轉移和部隊調動,但中國在邊境地區仍然保持著優勢,經濟和軍事上的不對稱將繼續存在,”她說。”而印度要消除這種不對稱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拉達克北部地區–去年印度和中國在那裡發生了幾次沖突–兵力增加最多,估計有2萬名士兵,包括曾經參與針對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動的士兵,現在部署在該地區。調整方向意味著印度在任何時候都會有更多的部隊適應在高海拔的喜馬拉雅山脈作戰,而專門用於與巴基斯坦西部邊境的部隊數量將減少。
彭博社報導說,在去年夏天的戰鬥之後,印度失去了對有爭議的山地沿線約300平方公里(115平方英里)土地的控制,此後出現了一段時間的相對平靜。 6月發生的最嚴重衝突導致20名印度士兵和4名中國士兵死亡。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