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中國官方的“戰狼”外交成功激起了西方的憤怒。但當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希望見好就收,淡化這種憤怒時,他們卻意想不到地面臨著一群反對者:中國國內的國家主義者。
近年來,中國政府的外交官以“戰狼”的姿態,成功直面西方媒體對中國關於新冠病毒和人權問題的指責予以回擊。
外交部發言人和駐外使節使用憤慨和尖銳的語氣,大聲為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辯護,甚至不惜宣揚陰謀論,或對外國同行進行人身攻擊。
面對這種咄咄逼人的氣勢,中國成功激起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憤怒。
2020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針對歐美與亞洲14個發達國家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新冠疫情與「戰狼外交」等因素使中國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這些國家對中國的負評升至十多年來的最高點。
似乎對這種預料之外的結果有所錯愕,習近平於5月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表示,中國要在國際社會廣交朋友,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形象。
在主題為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這個場合,習近平還強調要在對外宣傳中注重基調,「謙遜謙和」。
荷蘭萊頓亞洲中心主任 施奈德 (Florian Schneider)說,雖然這一變化表明,中共高層認識到,中國的戰狼外交策略在潛在的盟友(歐盟等國)中不受歡迎。
習近平呼籲更謙遜的外交傳遞,但他的意願卻遭遇了國內國家民族主義的意外反擊。
當美國參議員訪問台灣並捐贈一秒時,外交部一反常態的激進,做出溫和的回應。這引發了民族主義大V的嘲諷。
“我们为什么不击落他们,他们侵犯了我们的领空!”一位愤怒的微博用户写道,其他一些用户也有同样的感受。
“太软弱无能了,”另一个人感叹道。
北京經常在方便的時候鼓勵民族主義,包括今年在網上發起的抵制外國服裝品牌的運動,這些品牌聲明由於強迫勞動的指控而避免從中國新疆進口棉花。
但即使是中國一些最尖銳的辯護者也承認,溫和的言辭更適合中國聲稱的大國地位。
民族主義小報《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上個月寫道,在一個共產黨經營的微博賬號發布了中國火箭發射與新冠病毒火葬的嘲諷比較後,政府社交媒體賬號應該“高舉人道主義旗幟”。 -19 名受害者在印度。
北京在 6 月中旬推出了一項法律,允許其對遵守外國製裁的公司進行反擊,並加大了對台灣防空識別區的入侵力度。
在北京實施的一項國家安全法被用來粉碎為香港的民主運動提供毫無歉意的香港小報之後,中國本周也成為全球頭條新聞。
該報的高級管理人員以及老闆吉米·賴(Jimmy Lai)已被捕。
堪培拉中國政策中心的分析師亞當尼表示,北京正在努力應對“相互矛盾”的目標。
“北京想要更好的國際形象,”他告訴法新社。
“但國內政治驅動因素,以及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意味著它將繼續採取相反方向的行動。”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