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稱與印度協議解決邊界西段爭議

中國和印度兩國外交部周五召開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第22次會議,雙方同意按照兩國外長達成的共識,鞏固雙方邊防部隊脫離接觸成果,妥善解決中印邊界西段剩餘問題。
中國外交部稱,中印同意妥善解決邊界西段剩餘問題以避免現地局勢出現反复。據路透社引述中國外交部官網發布的新聞稿,中國與印度雙方將繼續致力於推動邊境事態進一步緩和,避免現地局勢出現反复,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此外,雙方同意繼續保持外交高層溝通,為妥處中印邊境事態進一步提供重要指導,並積極籌備第12輪軍長級會談,盡快通過邊防熱線確定具體時間和安排。
據該報導,去年4月以來,中印兩國數千名軍人在包括班公湖地區在內的兩國實際控制線發生對峙。今年2月下旬,中印兩軍完成在班公湖爭議地區脫離接觸。(法廣)
鐘南山宣稱中國國產疫苗對德爾塔變異毒株有效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最新表示,目前國產常用疫苗對德爾塔變異毒株有效,為了應對這種感染強度極高病毒的傳播,老人和未成年人兩類群體應加強疫苗接種。報導沒有提及中國疫苗對變種病毒的有效率進一步情況。
據路透社今天報導說,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在接受中國官方媒體採訪時稱,中國國產疫苗對德爾塔變異毒株有效。鐘南山週五在接受中國央視採訪時並指出,對於入境人員不需要再增加隔離時間,因大多數病毒潛伏期並不長,只有極少數潛伏期長,增加隔離觀察弊大於利;加強對這些人員在隔離時間內的核酸檢測的頻度才是有效的辦法。
據鍾南山說,“目前國產常用疫苗對德爾塔變異株還是有效的,大家應該打,”鐘南山稱,“德爾塔變異毒株的傳播中,主要的重症的病人多為老年人,同時也有孩子。因此,這兩組人群應加強接種。”
對於疫苗接種的選擇方面,他表示,中國百分之九十幾都是用全病毒滅活疫苗,現在證明它最大的好處是比較安全,副作用很少,因此對於上述兩類群體可以考慮放心接種全病毒滅活的疫苗。鐘南山說,“至於對其他的,比如說亞單位蛋白疫苗,以及像腺病毒疫苗這些,還需要等一些時間能夠積累更多的資料,才能夠有一個明確的看法。”他稱。
該報導說,中國國家衛健委最新公佈數據顯示,6月25日,中國大陸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5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本土已是連四日零新增。截至6月24日,中國大陸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12,064.3萬劑次,單日接種疫苗2,474.1萬劑次,再創新高。(法廣)
政治敵不過胃口,澳大利亞龍蝦神奇重返中國人餐桌

在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爆發的貿易戰中無辜成為犧牲品的澳大利亞岩龍蝦正在透過後門或轉口灰色貿易的方式悄悄重返中國人的餐桌。
澳大利亞龍蝦曾經是中國人餐桌上最高級的奢侈品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主顧,中國曾經每年進口澳大利亞產90%以上的龍蝦。但是由於澳大利亞響應美國的號召,在5G網絡建設中以國家安全考量為由排除了華為公司,更因為澳大利亞率先呼籲要對新冠病毒溯源進行獨立的國際調查,惱羞成怒的中國政府便在雙邊貿易上對澳大利亞施加打擊報復,限製或終止一系列澳大利亞商品對中國的出口,龍蝦便成為中國地緣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之一。
中國政府並沒有明令禁止澳大利亞龍蝦的進口,但是以海關檢疫檢查為藉口,例如聲稱澳大利亞龍蝦重金屬成分超標而延誤或拒絕其進口。去年11月以後,中國實際上停止了澳大利亞龍蝦的進口。這讓澳大利亞的龍蝦養殖戶突然蒙受災難性的打擊,也導致龍蝦價格大幅下跌。
彭博社在研究了多方的貿易數據後報導說,在中國實際上停止進口澳大利亞龍蝦之後,香港卻突然成為全球最大的澳大利亞龍蝦進口和消費地。從去年10月到今年4月,香港進口澳大利亞龍蝦每個月都增長2000%。彭博社引述專家的話報導說,澳大利亞龍蝦價格暴跌當然會刺激香港人的胃口,但是進口這麼多的龍蝦,香港人就是頓頓吃恐怕也吃不完。
彭博社引述新加坡亞洲貿易中心執行主任德博拉∙埃爾姆斯(Deborah Elms)的話說,“在疫情中居家隔離的香港居民突然在過去半年中購買、烹飪並吃掉平常消費量20多倍的龍蝦是非常不可能的”。她還表示,“龍蝦是高價值商品。就像所有的高價值商品一樣,逃避禁令的誘因是非常強大的”。
堪培拉的漁業研究與發展公司收集的官方數據顯示,在2019-2020期間,中國進口了93%的澳大利亞出口的龍蝦,價值4.12億美元。但是從去年4月到今年4月,中國進口澳大利亞龍蝦減少了99%。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對香港的龍蝦出口僅在今年4月就高達1900萬美元,這是2013年2月以來的單月新高。今年頭四個月,香港進口澳大利亞龍蝦的總值為5936萬美元。
彭博社查閱了中國海關的數據發現,在香港大肆進口澳大利亞龍蝦的同時,中國大陸從香港進口海鮮的數量也在同步攀升。中國大陸從香港進口海鮮的總值已從去年9月的50萬美元暴增到今年4月的1060萬美元。
在百度的網上批發平台上,有多家供應商出售澳大利亞龍蝦。在京東網上購物商城,一隻活的澳大利亞龍蝦售價1500人民幣(約合232美元),而且買家在廣東的話,當天下單,當天就可以送達。
新加坡亞洲貿易中心執行主任德博拉∙埃爾姆斯表示,走後門或灰色貿易通常是逃避限制的一個辦法。
最早披露澳大利亞龍蝦繞道香港偷進中國的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曾報導說,在中國與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協議於2015年下半年生效之前,很多商品都曾繞道東南亞國家進入中國,以逃避關稅。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引述帕斯美亞中心貿易專家傑夫瑞∙威爾遜(Jeffrey Wilson)的話報導說,出口商通常會通過灰色貿易避開“政府強加的貿易障礙”。“灰色管道也是出口商在製裁存在期間與中方夥伴保持聯繫的唯一辦法”。
威爾遜表示,逃避制裁的灰色貿易並不違法,它跟“黑市貿易”是不一樣的,因為後者通常涉及貪腐、賄賂和虛假聲明。但是,灰色貿易的危險是,一旦政府發現了,很可能會想辦法堵住漏洞。
中國政府對澳大利亞實施貿易制裁,包括停止進口龍蝦,本來是為了向澳大利亞施壓,傳遞一個政治信息,但是沒想到政治敵不過老百姓的胃,澳大利亞龍蝦還是透過特殊管道,爬到中國人的餐桌上。(美國之音)
美日“東方之盾”軍演開始,規模36年之最大

美國和日本每年一次的聯合軍事演習“東方之盾”從周四(6月24日)開始,計劃持續18天,至7月11日結束。
今年的演習規模是這個軍演設立36年來最大的一次。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Nobuo Kishi)在推特上發文說,參加這次演習的日本陸上自衛隊大約3000名部隊,參演的美軍是美國陸軍第40步兵師以及駐日美軍一部共1700名軍人。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稱,此次演習的目的是提高美日兩軍之間的聯合應對能力、協調性和相互操作性,以促進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共同承諾。
岸信夫表示,鑑於日本安全環境惡化,加強日本陸上自衛隊與美軍之間的合作是當務之急。他還表示,希望通過演習提高日美聯盟的威懾力和反應能力。
最近幾年,中國軍隊隨著軍力的快速提昇在東中國海、南中國海和台灣海峽的軍事活動日趨強勢,對日本、台灣和其它周邊國家的軍事壓力大大增加,對美日軍事同盟構成嚴峻挑戰。美國因應局勢的變化聯合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和其它盟友與夥伴強化了在這一區域的自由航行任務和維護整個印太地區的和平與開放的努力。(美國之音)
前僱員披露TikTok被字節跳動牢牢掌控

流行社交媒體應用TikTok前僱員對媒體說,該公司在北京的母公司字節跳動的高管大量參與TikTok的決策,加之北京公司能夠訪問美國的用戶數據,令其成為一個獨特的廣受爭議的關注對象:這樣一個流行社交軟件的北京背景是否令其具有國家安全隱憂,或會成為中國政府影響美國人觀念的工具?拜登總統雖然下令以評估取代前任總統特朗普對TikTok的禁令,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已脫身,隨著北京當局加大在人權和新聞自由方面的壓制,如何看待及對待一個具有北京背景的社交應用將會引發越來越多關注和討論。
財經電視網CNBC網站上刊發的一篇有關TikTok的分析報導,揭示了這個廣受歡迎的社交應用軟件背後令人擔憂的複雜景象。
多名前TikTok僱員在採訪中披露了該公司運作的內幕:包括要求員工按照北京時間上班,以保證能夠回答北京同行的問題。
一位前TikTok 招聘人員對CNBC說,她的工作時間應該是從上午10 點到晚上7 點,但更多時候,她發現自己要輪班工作。她說,這是因為該公司在北京的字節跳動高管大量參與了TikTok 的決策,並希望該公司的加州員工全天都有空。
這名招聘人員以及其他四名前僱員告訴CNBC,他們對這款流行社交媒體應用的中國母公司感到擔憂,稱該公司可以訪問美國用戶數據,並積極參與這家洛杉磯公司的決策和產品開發。
這名招聘人員以及其他四名前僱員告訴CNBC,他們對這款流行社交媒體應用的中國母公司感到擔憂,稱該公司可以訪問美國用戶數據,並積極參與這家洛杉磯公司的決策和產品開發。
字節跳動於2017 年9 月在國際上推出TikTok,並在兩個月後以10 億美元收購了在美國越來越受歡迎的社交應用Musical.ly。兩者於2018 年8 月合併後至今,已經在美國迅速積累了近9200 萬用戶群,特別是,該應用在青少年和年輕人中找到了一個利基市場。CNBC報導援引2020 年10 月由派珀·桑德勒(Piper Sandler) 撰寫的報告顯示, TikTok 已超越Instagram,成為美國青少年第二喜歡的社交媒體應用,僅次於Snapchat。
TikTok在美國市場的成功自然也令它受到更大關注,雖然並非所有關注對他都是有利的。去年,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試圖在美國禁止TikTok 或強制與一家美國公司合併。包括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在內的特朗普政府對這款流行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序的中國所有權表達了國家安全擔憂——TikTok 可能“直接向中國共產黨提供數據” 。
TikTok 一直否認這些說法,它曾對CNBC表示,“我們從未向中國政府提供用戶數據,如果被要求,我們也不會提供。”在該公司最近的四份半年度透明度報告中,它沒有報告中國政府對用戶數據的單一要求。
今年6 月初,喬·拜登總統簽署行政命令撤銷特朗普禁止該應用程序的命令。拜登發布的新的總統令為政府設定了評估與外國對手相關的應用程序風險的標準。
CNBC 報導提及,接受其採訪的前員工表示,TikTok 和字節跳動之間的界限非常模糊,幾乎不存在。最值得注意的是,一名員工表示字節跳動的員工能夠訪問美國用戶數據。TikTok 的隱私政策表明,該公司可以與包括字節跳動在內的企業集團共享其收集的數據。
CNBC報導說, TikTok 淡化了這種訪問的重要性。其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採用嚴格的訪問控制和嚴格的審批流程,由我們在美國的領導團隊監督,包括加密和安全監控等技術來保護敏感的用戶數據。”
但一位網絡安全專家表示,這可能會使用戶暴露在中國政府的信息要求之下。CNBC援引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網絡安全政策與研究所執行主任布萊恩·坎寧安(Bryan Cunningham)的意見說, “如果中國的司法當局或其母公司需要這些數據,用戶就已經賦予他們移交數據的合法權利。”
中國的《國家情報法》要求中國組織和公民“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而另一項法律,即2014 年的《反間諜法》,也有類似的規定。
CNBC從其前員工處了解到,TikTok 與其母公司之間的密切聯繫遠遠超出了用戶數據。各種決策的方向和批准,無論是小合同還是關鍵戰略,都來自字節跳動在中國的領導層。
TikTok 對字節跳動的依賴延伸至其技術。前員工表示,TikTok 近100% 的產品開發由中國字節跳動員工主導。
在對CNBC 的評論中,TikTok 淡化了其跨國結構的重要性。該公司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與許多全球科技公司一樣,我們在世界各地都有產品開發和工程團隊進行跨職能合作,為我們的社區打造最佳產品體驗,包括在美國、英國和新加坡。”
與CNBC 交談的網絡安全專家表示,TikTok 與其母公司如此交織會帶來許多風險。
一方面的風險是中國政府如何傳播宣傳或影響每個使用TikTok 的美國人的思想。這可以通過中國政府可能想向美國人展示的短視頻來實現,無論是事實內容還是錯誤信息。該公司還可以選擇審查某些類型的內容。
TikTok 可以做些什麼來平息恐懼?CNBC採訪的網絡安全專家給TikTok提出了一些建議。
其一是TikTok 對其數據收集過程更加透明。對於網絡安全專家來說,具體細節對獲得可信度大有幫助。
另一種策略是字節跳動繼續執行它在特朗普總統任期即將結束時制定的計劃,並將TikTok 出售給一家美國人已經信任的美國公司。
CNBC報導援引斯坦福大學網絡政策中心斯坦福-新美國DigiChina 項目主編的話說,與其專門關注TikTok 或中國應用程序,不如製定更強有力的隱私法規,以保護美國人免受所有科技公司的侵害,包括與敵對國家有聯繫的公司。
韋伯斯特說:“解決方案應該是為每個人提供全面的隱私保護,保護你免受美國公司和中國公司的侵害。”(美國之音)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