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白銀悲劇為中國蓬勃發展的馬拉松產業敲響了警鐘

當張小濤在上週末出發參加100公里(62英里)的超級馬拉鬆比賽,穿越中國西北部嶙峋的山脈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正踏上該國體育史上最致命的旅程之一。

當極端天氣造成凍雨和氣溫驟降時,六名運動員在一段偏遠的賽道上領跑,張建國是唯一的倖存者。
一位當地牧民將張志強拖進一個山洞,這使他免於因體溫過低而死亡,而他最親密的競爭對手也因此喪生。 172名參賽者中共有21人死亡,包括一些中國最知名的馬拉松冠軍。
這場悲劇震驚了中國的跑步界,引起了公眾的憤怒,許多人質疑組織者是否對比賽進行了適當的規劃,是否為參賽者準備了極端天氣。
隨著中國崛起的中產階級將跑步作為一種愛好,馬拉松和越野賽在過去幾年中爆發出了巨大的人氣。
根據中國田徑協會的數據,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病發生前的2019年,中國各地舉行了1828場馬拉松和其他長跑比賽,吸引了700多萬參與者。在2014年,只有51場比賽。
急劇增長的部分原因是政府努力發展該國的體育產業。 2014年,中國體育總局宣布,組織者不再需要向總局或其附屬機構尋求批准來舉辦商業體育活動–這對跑步行業是一個重大利好。
據一位賽事組織者稱,地方政府急於舉辦賽事,以促進旅遊和推動消費,但寬鬆的行業監管和薄弱的政府監督已經造成了安全隱患。他們說,比賽往往組織不力,有時還受到傷亡的困擾。
山地賽在黃河石林舉行,黃河石林是中國甘肅省的一個旅遊勝地,以其雄偉的鋸齒狀岩層而聞名。
山地比賽在黃河石林舉行,這是中國甘肅省的一個旅遊勝地,以其雄偉的鋸齒狀岩層而聞名。
在上週的一次緊急會議上,高層體育官員承認在體育賽事的監管方面存在 “問題和不足”,並呼籲組織者改進安全措施和應急計劃。
“所有部門和單位……應把預防和解決重大風險作為重點。”會議的一份讀物說。
上週六賽事舉辦地甘肅省政府已經對這一事件展開調查,但批評者說,這場致命的比賽給全國各地的當局敲響了警鐘–尤其是在較貧困的省份,利潤的承諾正誘惑著組織者削減成本。


比賽中出現的問題


白銀市附近的景泰縣地質公園是高海拔的黃河石林比賽的舉辦地,以其雄偉的岩石結構而聞名。
這決不是一場輕鬆的比賽。它的山路蜿蜒穿過狹窄的沙質峽谷,並跨越海拔約2000米(6561英尺)的裸露山脈,參賽者只有20個小時來完成100公里的路程。
要獲得參賽資格,選手需要在過去一年中完成兩次全程馬拉鬆或一次超過50公里(31英里)的越野賽。他們支付1,000元(157美元)參賽,完成比賽后可獲得1,600元(251美元)的獎勵 — 前10名選手可獲得15,000至2,000元(2,353至3,137美元)的獎金。

它的官方組織者是白銀市政府,但真正的工作被承包給了一家小公司,該公司在2018年贏得了150萬元人民幣(24萬美元)的競標,根據公開的公司註冊記錄,該公司一直在這樣做。
根據一位參賽者在社交媒體上的敘述,第二和第三檢查站之間的路段是比賽中最艱難的一段,在8公里(約5英里)的距離內,海拔高度為1000米(3280英尺)。
“3號檢查站沒有提供任何補給,這意味著即使(參賽者)到達山頂,也沒有食物或飲料–更不用說熱水了。在裸露的山上也沒有休息的地方,也沒有退出的路線。”帖子說。
帖子說,山路非常陡峭,選手們需要在某些地方爬行。
這就是張志強昏倒的地方,也是許多其他選手喪生的地方。
當氣溫突然下降時,張志強已經在陡峭的爬坡上與強風和雨水作鬥爭。他在中國社交媒體網站微博上寫道,雨滴變成了冰雹,砸在他的臉上,模糊了他的視線。
這位30歲的體育俱樂部教練繼續前進,但是風太大了,他不斷被吹倒。
“(我)翻來覆去地摔了10多次。我的四肢越來越僵硬,我能感覺到我的身體慢慢失去了控制。最後一次摔倒後,我再也站不起來了。”他寫道。
在他意識清醒的最後時刻,張用鋁箔毯子裹住自己–這是他在背包裡唯一的防寒措施–並按下了GPS追踪器上的SOS按鈕。
但是沒有救援人員到來。

他寫道:“相反,在冰冷的條件下,張暴露在外面,失去了意識,長達兩個半小時,直到一個當地的牧羊人發現了他,把他抬到一個山洞裡。他在一小時後醒來,發現自己被包裹在火堆旁的被子裡,旁邊還有其他幾位也在山洞裡避難的選手。

牧羊人朱克明在中國近期歷史上最致命的馬拉松賽事中救出了張小濤和其他五名選手


白銀市政府將驚人的死亡人數歸咎於 “地區天氣的突然變化”。但許多人認為,組織者應該為未能提供足夠的安全預防措施和保護措施負責。
溫州大學的運動健康專家易建東告訴國家廣播公司中央電視台,原則上,越野跑比賽至少應該在每10公里(6.2英里)的賽道上設立補給站。
“這一次,兩個補給站相隔16公里(約10英里),這意味著選手在兩到三個小時內沒有得到照顧– 沒有飲料、食物或帳篷可以休息,什麼都沒有”,他說:“這可能帶來巨大的危險。”
無法聯繫到舉辦該比賽的公司進行評論。白銀市市長張旭晨在周日的電視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道歉並鞠躬。
“作為活動的組織者,我們內心充滿了愧疚和自責。”他說:“我們對受害者表示悲痛,並對受害者和傷者的家屬表示深切的慰問。”
參與者在社交媒體上和接受國家媒體採訪時說,組織者沒有要求他們在跑步時攜帶防水夾克。當冰雹來襲時,許多人只帶了應急的鋁箔毯子來保暖,但有些人的床單被風吹走或撕碎。據體育專家和有經驗的比賽組織者稱,防風和防水夾克是大多數高海拔地區長距離山地跑步活動的必備裝備,那裡的天氣可能會迅速發生巨大變化。

比賽中的大多數受害者都死於體溫過低,這是一種因長期暴露在嚴寒中而導致的危險的體溫下降。它可以使受害者逐漸失去移動或思考的能力,有時甚至沒有意識到它的發生,並最終導致心臟衰竭和死亡。
在社交媒體上,一些評論質疑組織者是否可以更密切地監測天氣,也許可以取消比賽。
據國營的《新京報》報導,在比賽的前一天晚上,景泰縣氣象局發布了強風和雨的警報。參賽者張某在周六上午也注意到了風。他寫道:“當我們在上午9點開始時,風非常大,許多人的帽子被吹掉了。”
專家們還指出,現場缺乏急救和救援資源,尤其是在大多數選手陷入困境的最艱難的賽段沿線。陡峭的斜坡是汽車無法到達的,使救援工作更加複雜。
“(組織者)應該為救援行動做好準備。有些比賽有直升機,有些有專業的救援隊– 但應該始終有人在待命。這一次,在我看來,這些(安排)是缺乏的,”溫州大學的體育健康專家易建東告訴中國國家廣播電台CCTV。


一個全行業的問題


曾在一家中國戶外運動公司工作至2019年,並在中國組織了10多場越野跑比賽的旅遊博主Alex Wang說,她參與的活動通常會在每10公里的賽道上僱傭一輛救護車。
但不是所有的組織者都願意為此付費,她說。
“這一切都歸結為成本問題。如果你想設置更多的救援點,並在賽場沿線安排人員待命,你需要花更多的錢,”她說。
與城市馬拉松相比,越野跑在中國是個後來者,在過去幾年才得到普及。
根據中國田徑協會的數據,2019年舉行了481場越野賽–佔所有長跑活動的四分之一以上。
但與城市馬拉松不同,中國的競技越野跑缺乏既定的規則和條例,也沒有明確的監督機構,王說。她補充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地方政府充當看門人,而且標準差異很大。
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在其網站上的一篇評論中指出,馬拉松行業存在許多弊端。
“一些賽事往往只關注經濟效益,不願意在服務和安全方面投入更多。一些公司不具備組織高風險體育賽事的資質和能力……只追求快速成功和利潤。而一些地方政府當局不想或不知道如何監督(此類活動)。”它說。
越野賽通常在該國發展和資源落後的偏遠地區舉行。上週六的比賽在甘肅的偏遠農村舉行,這裡是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雲南路跑協會的一名官員饒立群告訴國家新聞機構新華社,中國的許多試煉賽的組織者缺乏經驗和專業知識,而且賽事中往往嚴重缺乏醫療援助和應急措施。
在法國、意大利和瑞士舉行的Ultra-Trail du Mont-Blanc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具挑戰性的比賽之一,沿途設置了多個醫療站,並要求提供大量強制性裝備,從防水夾克、手套和長褲到繃帶和食物儲備。
在悲劇發生後的周日緊急會議上,中國國家體育總局表示,當局應建立一個 “斷路器 “機制,在出現安全風險時取消比賽。
自周一以來,中國各地有十多場跑步比賽被推遲或取消。甘肅的一場馬拉松賽是首批啟動 “斷路器 ”的賽事之一,理由是冠狀病毒和天氣狀況帶來的風險。
但是對受害者家屬來說,這個教訓的代價太沉重了。
“對於你們(組織者)來說,這可能只是工作中的一個錯誤,但它剝奪了我母親的愛。”一位受害者的女兒在微博上寫道。“至於我,我失去了我的父親,(和他一起)我失去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B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Was wir berichten, spiegelt nicht die Meinung einer Regierung wider.

What we report does not reflect the opinion of any government.

我們的報道内容不代表任何政府官方立場。

Berliner Bericht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