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一,在上海車展上,由於一位心懷不滿的客戶提出抗議,把特斯拉公司推向了中國輿論的封口浪尖上。
在中國和美國之間持續的緊張局勢以及其他跨國公司的強烈反對下,特斯拉在中國的營業額却逆勢上升到了所有美國公司全球銷售額總額的30%,並且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汽車工廠。
週一,一個不滿的顧客在車展上爬上一輛特斯拉,以抗議該公司處理有關剎車故障的投訴,引發社交媒體風暴,監管機構和官方媒體也參與其中。
週三晚間,中國市場監管機構敦促特斯拉確保該國產品質量,而官方新華社則表示,特斯拉的道歉“不真誠”。
特斯拉拒絕置評,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與監管機構共享有關剎車事故的數據。
在周一車展上流行的視頻中,一名穿著T卹並印有“剎車不起作用”字樣的女人大聲喊叫類似的指控,而工作人員和安全人員都在努力維持秩序。
特斯拉週二向中國消費者道歉,稱其未及時解決投訴,並表示將對其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服務運營進行審查。
不過,新華社表示,特斯拉的道歉不力。新華社評論說,“無論哪家車企,都須對中國市場有敬畏之心,誠懇接受消費者監督。”評論強調,如果車企涉嫌“店大欺客”,有關部門需要加強監管。

在周三晚間的評論中,新華社說:“大公司應該有責任成為大公司,任何公司都不能做任何想要做的事情。”它說:“如果一家公司在遇到問題時不進行糾正,如果不更換有問題的高級管理人員……它將最終再次犯錯。”
週一,特斯拉副總裁格蕾絲·陶對當地一家媒體表示,“特斯拉不可能妥協”,並說她懷疑有人在勸阻顧客。 採訪引發了來自官方媒體對特斯拉“傲慢”的指責。
特斯拉公司表示,對於客戶的具體訴求,“我們一定會盡己所能,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復。”該公司並表示,不管是消費者還是企業,無論表達什麼訴求,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處理糾紛,雙方只有合理合法地去溝通和解決,才是真正對消費者和企業都適用的一種公正和公平。
同時,由執政的共產黨官方《人民日報》(People’s Daily)經營的小報《環球時報》(Global Times)發表了一篇有關致命事故的報導,據報導這起涉及特斯拉的致命事故“於週三在網上浮出水面,引起了人們對該美國汽車製造商的質量控制問題的更多關注。 ”
消息人士稱,上個月,特斯拉在中國受到嚴格審查,當時軍方禁止其汽車進入其綜合體,理由是其車輛中的攝像頭存在安全隱患。 特斯拉在本月初表示,其車內攝像頭未在北美以外地區啟用。

上個月,中國互聯網用戶開始呼籲抵制 H&M,阿迪達斯和 Nike 等品牌。在過去的聲明中,他們不使用新疆的棉花,一些研究人員和關注人权的議員說,中國當局使用強制性勞動力來滿足季節性需求,而中國對此予以否認。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