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鴻海精工: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時代已經結束

蘋果手機製造商鴻海精工董事長劉揚偉說,由於貿易戰爆發,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時代已經結束。鴻海精工計畫將供應鏈分拆,分別服務中美兩地市場。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蘋果外判商正將6條iPhone生產線由中國遷移印度,希望每年從印度出口價值約50億美元(約388億港元)的iPhone。

蘋果公司和十多家科技巨頭的主要供貨商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公司正逐步在中國境外提高產能;目前中國是iPhone手機、戴爾台式電腦、任天堂Switch遊樂器等各類電子產品的生產基地。鴻海目前在中國境外的產能為30%,去年6月為25%。

《The Times of India》引述消息人士,這 6 條產線的遷移,除了能滿足印度當地市場對 iPhone 的需求之外,其他產能將會從印度出口到世界,預估出口產值將高達 50 億美元(約合 1,469 億台幣)。

這 6 條產線的遷移預計耗時一年左右,屆時將為印度創造 5 萬 5 千個組裝作業員的工作機會,也表示中國會有類似數目的組裝人員失業!雖然目前只有規劃 iPhone 的產線,未來幾年將會將業務範圍從手機擴展至 iPad 平板、甚至 Mac 電腦。

Apple 公司的主要考量是為了生產供應鏈的多樣化,而印度則藉此機會正式角逐下一個「世界工廠」的國際定位。

本月鴻海發布最新業績後,劉揚偉對記者表示,隨著公司將更多的產能遷至東南亞等地,以避免中國生產的商品進入美國市場時被加徵關稅,該比例將會繼續提高。

「不論是印度、東南亞還是美洲,每個地方都將有一個製造業生態體系,」劉揚偉表示。他說,中國仍將在鴻海的生產帝國當中發揮關鍵作用,但作為世界工廠的時代已經結束。

「iPhone 的 i 不久後將代表 India」

印度通訊與資訊技術部長普拉薩 Ravi Shankar Prasad 7月在推特宣布,蘋果開始在印度生產旗艦機之一的 iPhone 11。據外媒 TechCrunch 報導,業界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製造商鴻海已開始在印度清奈(Chennai)的工廠生產 iPhone11,這也是蘋果首次在印度生產高階手機。目前已有包括和碩、三星、鴻海、緯創等在內的22家供應商,向印度政府申請總值66.5億美元(約519億港元)的專案獎勵計劃,未來5年將在當地生產1,150億盧比(約119億港元)規模的手機及相關零部件。

印度媒體報道引述2名資深的行業高層表示,蘋果為減少對中國依賴,將分階段加大在印度的產量。在中美貿易戰衝擊下,蘋果似乎正把 iPhone 智慧型手機一大部分生產線由中國轉往印度;日前,業界對於蘋果供應商緯創、鴻海、和碩等擴大印度投資的消息早有所聞,如今似乎也與蘋果未來產能佈局相當貼近。

中美兩國之間因貿易問題劍拔弩張,促使各大設備製造商尋求生產多元化,並遠離中國。劉揚偉去年表示,如有必要,蘋果最具價值的產品iPhone可以在中國境外生產。兩國仍在開展經貿會談,但是劉揚偉的評論證實,較長期來看以中國為中心的電子產品供應鏈將會逐步分解。

這家台灣公司公佈的淨利潤超出預期,由於iPad和MacBook需求增加,截至6月的季度實現淨利潤229億元台幣(合7.78億美元)。營收為1.13萬億元台幣,但公司警告稱,由於蘋果公司推遲了今年iPhone的發布時間,第三季度銷售與2019年相比將出現兩位數的下跌。

隨著旗下工廠恢復生產,居家抗疫也催生了家用電腦設備的需求,鴻海利潤從第一季度創紀錄的下降中反彈。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7月31日在報告季度收入超出預期後說,儘管蘋果關閉商店對iPhone的銷售造成壓力,但疫情大流行仍可能推動了iPad和Mac的銷售。蘋果業務占到鴻海營收的一半。

即便蘋果表現出色,鴻海的其他客戶表現仍然不佳。香港上市附屬公司富智康集團在8月7日發布業績時表示,雖然華為的新手機在中國很受歡迎,但在美國實施制裁後在其他市場沒有達到預期。在中國和印度之間緊張局勢升級之際,另一個主要客戶小米在印度市場遭到抵制。富智康集團上半年虧損1億美元。

B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Was wir berichten, spiegelt nicht die Meinung einer Regierung wider.

What we report does not reflect the opinion of any government.

我們的報道内容不代表任何政府官方立場。

Berliner Bericht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