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早前宣布制裁 11 名中港官員,包括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警務處長鄧炳強、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等,在香港有經營業務的三間大型中資國有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已经开始對為這 11 名官員開新戶口进行制裁,最少一間銀行更已暫停為他們開新戶口,以保障自身美元融資渠道和海外網絡。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三間大型中資國有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正採取臨時措施(tentative steps),遵守美國制裁要求,三間銀行和港府都未有回應相關查詢,香港《立場新聞》亦曾向三間銀行查詢,未有回應。
報道又指,除了開設新戶口受限,部分涉事銀行亦禁止一些經過美國進行的交易,原先可以立即處理的交易,亦要經合規部門審批。報道又指,花旗等外資銀行也已加強審查香港客戶等,以應對美國對香港的制裁。目前的措施包括暫停特首林鄭月娥在內11名官員的戶口,以及禁止其在銀行開戶。
彭博社報導認為,中資銀行的這些做法,彰顯出美國可以用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向中國施壓。中共掌控的銀行也需要通過美國的金融機制進出國際市場。截至2019年,中國的四大國有銀行有1.1 萬億元的美元資金。
上星期,特朗普政府制裁了包括林鄭月娥在內的11名中國和香港的官員。制裁還禁止任何銀行和這些官員有任何業務往來,或者銀行也要被美國制裁,不能再使用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
在香港的本地銀行中,中銀香港有最大的美元頭寸,之後是工商銀行亞洲。
香港金管局上週六嘗試化解美國制裁,向本地金融機構發出公告說,美國的制裁在香港沒有法律效力。儘管如此,摩根士丹利的香港分析師指出,只要銀行有美元業務,就必須執行美國的制裁命令。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香港異議人士對本媒指出,從這件事情上可以再次看出,中共對自己的“卒子”從來都是用過即棄的。趙家的銀行才是趙家的親生子。林鄭月娥這些香港官員個人,努力打工賣港求榮之後,習近平和中共中央也不會把他們當作自己人來保護。
被美國制裁的官員包括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林鄭月娥、警務處前處長盧偉聰、警務處處長鄧炳強等,中國其後亦採取反制行動,制裁美國參眾兩院議員共11人。
美國最新制裁不設過渡期,意味銀行須立即遵守,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指出,沒有於美國境內開展業務的外資金融機構,只要不協助被制裁者開展美元交易,則不會被控。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