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德國漢堡大學決定今年底關閉孔子學院

德國世界報報導,漢堡大學的校委會決定,在今年2020年年底之前關閉和中國合作的孔子學院,因為校方不願意在承擔被中方不當影響和盜竊知識產權的風險。

北京在全球創辦了500多所孔子學院,他們與各地著名的大學合作,北京提供資金,當地學校提供場地和部分人員,進行中文教學,以及講授中國音樂、茶道等。

在德國有19所大學和中國合辦了孔子學院,分布在漢堡、海德堡、弗賴堡、萊比錫、柏林自由大學等。但是,共產黨常常介入這些大學的學術活動,影響學術自由。中方贊助組織常常要求相關機構不能提到台灣等。

海德堡大學副校長 Anja-Désirée Senz 說,中國資助的文化組織不喜歡任何“不受歡迎”的項目。哥廷根大學也承認,有些課題在孔子學院“無法解決”。

德國聯邦議院中的自民黨FDP提議,德國應當終止中國在德國的孔子學院項目,以保護學術研究和教學的自由。自民黨強調,大學的專家委員會應當認真考慮,北京到底是在用這些機構影響科研和教學,還是在進行間諜活動?

德國自民黨一位教育家Jens Brandenburg說,我們需要讓我們的大學不要依賴來自中國的資金。

德國自民黨政治家、聯邦政府人權委員會主席延森(Gyde Jensen)表示,如果有任何的研究項目在政治條令下開展,這不僅僅會危害學術自由,還將損害言論和新聞自由。德國聯邦政府必須重新審視學術合作的獨立性,並終止有悖德國憲法中學術自由的項目。

德國綠黨議會黨團代表早前向德國聯邦政府提出質詢,並對中國政府試圖影響德國學術界提出批評。

新西蘭的中國問題研究人員 Anne-Marie Brady 說,根據中共黨內的資料,負責運營孔子學院的中方機構“漢辦” 雖然名義上屬於中國教育部,但實際上是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宣傳部(中宣部)管理的。連漢辦的經費,也都是來自中共宣傳部門。

雖然北京正在嘗試設立一個所謂獨立基金會來取代漢辦,以裝作自己是一個“非政府基金會”,但實際上,在中國沒有真正的非政府組織,一切都掌握在共產黨的手中。“在中國,不能以西方的標準來假設(這些基金會的)獨立性。” 德國 Uni Trier (特利爾大學)說。

德國《歐華導報》主編、法學學者錢躍君在接受媒體問時表示,中國當局對德國學術施壓,已從控制在德學者、留學生,擴展到拉攏、收買德國漢學家及其他學者,或要求接受審查作為項目合作的附加條件。作為學者的他,因發表與中國不同的政見言論,不能取得中國的簽證。

德國《明鏡》在線去年(2019年7月31日)曾刊發文章,披露中國當局對德國學者施壓以及干預德國學術自由,柏林政界人士對有關情況感到震驚。

B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Was wir berichten, spiegelt nicht die Meinung einer Regierung wider.

What we report does not reflect the opinion of any government.

我們的報道内容不代表任何政府官方立場。

Berliner Bericht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