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攬炒,香港示威者和北京的命運博弈

對於一些香港示威者來說,中國強行立法通過的《港區國安法》出人意料地成了他們的“東風”。國安法令西方國際社會別無選擇,不得不嚴厲譴責並開始制裁北京,而這些傷害,是香港示威者想做卻只有習近平本人能夠做到的。

香港記者 Mary Hui 在 Quartz(qz.com)發表文章,分析了在國安法通過的形勢下,香港示威者“攬炒”的策略。

在聖經故事《大衛與哥利亞》中,小個子的大衛(David)出人意料地用幾顆精巧的鵝卵石擊中巨人哥利亞的头部,擊敗了他的敵人。我们想象另一種對決:在這種對決中,處於劣勢的人,意識到了不可能的機會,在他們進行殊死搏鬥時,緊緊抓住對手,最終從懸崖上跌落下來,相互毀滅。這就是laam caau(攬炒,發音為 “lahm tsow”),香港相當一部分示威者認為,這是他們對抗強大的專制敵人–中共(CCP)的唯一方法。

攬炒這句話在廣東話中的字面意思是 “擁抱和煎炸”,它藉用撲克牌的意思是讓你的對手和你一樣痛苦。有人稱之為焦土,或者說是 “我們燒了,你也跟著燒 “(If we burn, you burn with us.)的哲學。其核心是認為現有的政治框架是如此的僵化,以至於在中國所規定的現行交戰規則下運作,只會導致失敗。

“本質上,攬炒是我們回擊中共的方式。”一位要求不透露真實姓名的抗議者Finn說。他因在流行的抗議者在線論壇LIHKG(連登)上以”我要攬炒 “(攬炒巴)的用戶名寫作而廣為人知。 Finn認為,攬炒是 “香港對世界上一個主要勢力的討價還價之舉……如果不允許我們自治,我們就會用自己的籌碼把中共一起拖垮。”

攬炒需要在不同的勢力範圍內追求行動,正如Finn在視頻宣言中所定義的那樣(視頻鏈接):街頭抗議、地方立法機構和國際外交。它也可以意味著支持小型民主企業–“黃色經濟圈”–而不是親北京的富豪擁有的連鎖店。每一個組成部分都相互加強,只有將戰線結合起來,香港才能 “利用[其]作為特殊城市的獨特地位對抗中共”。

這一高風險戰略現在正面臨考驗,因為中國正在採取迄今為止最積極的行動–通過實施一項全面的國家安全法,將一系列龐大而模糊的行為定為犯罪,從而對香港實施直接控制。

中國最高立法機關昨天通過了一項國家安全法,完全繞過了香港自己的立法程序。正好趕上香港從英國移交給中國的周年紀念日。甚至香港一年一度的 7月1日民主遊行已經被官方禁止,但預計抗議活動仍會發生。

直到6月30日國安法通過之前,香港政府幾乎沒有人看到法律的全文,更不用說其他人了,但洩露的立法細節表明,中國安全人員將首次被允許在該市活動;嫌疑人可能會被無限期地關押在特別拘留設施中;那些被定罪的人可能面臨終身監禁。 法律文本在當地時間6月30日晚上11點生效時才最終公佈;中國法律翻譯網有一個非官方的英文翻譯。

這部法律將以示威者所擔心的方式改變香港。但許多示威者幾乎是歡迎它的,願意中國加強鎮壓,希望引發國際懲罰。同樣的願望促使許多抗議者在去年採取了越來越多的對抗,有時甚至是暴力的手段,比如投擲自製燃燒彈和破壞對中國友好的企業。去年7月1日,他們衝進了該市的立法會。他們還在全球範圍內游說各國政府,從在G20峰會前進行大規模的全球廣告宣傳,到在街頭抗議活動中揮舞美國國旗,再到與美國政客會面,為製裁北京辯護。

中國似乎不顧一切地步步緊逼,賭咒要在香港問題上向世界叫板。籌碼已經落下,現在的問題是它們會落在哪裡。對於支持林鄭月娥的示威者來說,這個問題有點毫無意義:他們希望看到牌桌完全被推翻。這最終意味著重新劃分香港與世界的關係,因為抗議者認為北京利用香港來推動自己的全球經濟野心,同時系統性地侵蝕香港的自由。

“這是一場賭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洪浩峰(Ho-fung Hung)說。 “到最後,他們可能什麼也得不到,反而失去了更多的東西,即使他們認為自己無論如何也沒有什麼可失去的。” 不過,他說,去年的抗議活動只是加速了中國全面控制城市的行動。 “選擇是在世界沒有註意到的情況下悄然死去,還是在世界注意到的情況下有尊嚴地死去,同時創造機會給傷害香港的人造成一些傷害。”

當美國表示將開始撤銷該市的特殊貿易地位時,支持攬炒的抗議者取得了重大勝利,這將給香港和中國帶來難以預料–但絕對是痛苦的後果。根據國家統計,中國三分之二的外商直接投資都是通過香港進行的,而香港也是一個巨大的資產存放地。破壞這樣一個龐大的融資渠道,有可能破壞已經放緩的中國經濟的穩定。與此同時,華盛頓已經採取行動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威脅要製裁銀行,並停止向香港出口國防和敏感技術。

對於攬炒陣營來說,香港在全球地位的這種動盪,儘管付出了代價,但總比更多的什麼都不做要好,就像攬炒巴Finn所描述的香港民主派溫和派在”一國兩制”框架下與北京接觸的幾十年。在此框架下,北京承諾維護香港的自由,同時也要求以耐心換取最終給予選擇香港領導人的民主權利–但這從未到來。

“我們已經浪費了幾十年的時間來討價還價,爭取我們承諾的自由。”攬炒巴Finn說。 “一旦你意識到沒有退路,過去自由的外衣已經剝落,那麼採取行動就是唯一真正的答案。”

香港的抗議者知道他們面臨著一場艱苦卓絕的鬥爭。但面對巨大的困難和有限的選擇,攬炒還抱有某種程度的希望。

“攬炒不是為了燃燒而燃燒,”攬炒巴Finn說。 “攬炒是為了破舊立新,為香港拋出一條救生的纜繩。”

B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Was wir berichten, spiegelt nicht die Meinung einer Regierung wider.

What we report does not reflect the opinion of any government.

我們的報道内容不代表任何政府官方立場。

Berliner Bericht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