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在澳門發展國際金融中心並逐步取代香港。澳門新任行政長官卻指澳門未具條件建立金融中心,因在澳門相關金融交易法規完全缺位,且澳門採用成文法,未如英美香港新加坡等地採用普通法,故澳門未具備金融中心發展條件,難以配合中國發展計畫。
有指澳門將建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甚至取代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行政長官賀一誠接受電視台訪問時,坦承想法不實際,目前亦未具條件建立金融中心。
賀一誠形容澳門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想法不實際,指出兩點理由。第一,本澳在金融方面的法律空白,只有《融資租賃法》,“稅法”、“基金法”、“信託法”等缺位,難以吸引投資。若要成為金融中心或發展金融市場,必須有相應法律支撐,故需要加快立法和修法工作,首要修訂“稅法”。
第二。成文法先天不足。環顧全球金融中心,如英國、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地,都是採用《普通法》,但本澳採用《成文法》,如同法國、德國,《成文法》國家的金融中心不會發展迅速。因為《成文法》特點偏重法典,《普通法》則偏重案例,當法官判了案例,有了案例和定義,不論是投資抑或買債券,都可以看到風險,有例可依,這就是《普通法》的強項;《成文法》則較弱,不少事情都難以預測,當出現問題要修改法律,難以配合市場發展。正因不可將很多未知因素放入法律中,故本澳金融方面存在不少問題。
賀一誠又稱,澳門暫時未有足夠人才和法例,建立外界所指的金融中心,「我們未有(證券)這行業。我們自己有否準備好,這方面的法律基礎,我們是未完善的。它給你,你如何操作,對嗎?」他強調,會與新一屆政府認真落實指示要求,推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
賀一誠認為,本澳現階段在金融方面的法律仍較空白,金融行業未具發展條件。Source︰澳門日報,https://bit.ly/2PNCBCU
2019年8月,賀一誠在辭去立法會主席後,成為澳門行政長官選舉中唯一候選人,並在等額選舉中以392/7,98.2%的得票數高票當選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讓中國式民主的偉大實踐在澳門特區設立成功典範。
早前中國報導指,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門特區成立二十週年時宣布一連串的新政策,引導澳門經濟重心從賭博業轉移至金融中心。
香港過去六個月爆發了尚未平息的“反送中”抗爭運動,而澳門並沒有像香港一樣出現持續的示威活動。澳門官員和高管們表示,北京方面會公布的相關政策,將包括建立由人民幣計價的股票交易所,並加速推動正在進行中的人民幣結算中心,同時為澳門畫設鄰近的大陸土地以供開發。
有中國官員指出,習近平的想法十分清晰,他是希望澳門有多元的經濟,又稱澳門未來將集中發展旅遊及金融業,令澳門能夠如新加坡一樣可以舉行國際級會議。
多名官員及銀行家談到,相信中國在澳門設立金融基建,是為了避免香港出現任何重大的市場危機,而影響到中國的經濟。
澳門金管局回應香港媒體查詢,發言人指,澳門政府已在今年10月時,表示正委託國際顧問公司進行「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的可行性研究」。鑒於有關研究仍在進行,局方現階段沒有資料可補充。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