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正陷入海外違約潮。在經濟增長疲軟、公司資金緊缺、中國史無前例債台高築的情況下,這輪違約令中國政府疲於奔命。
彭博社的數據,十一月以來,中國企業至少發生了十五次債券違約,使得今年以來總違約金額超過一千兩百億人民幣,這已經接近2018年全年一千兩百一十九億的違約總數。
明年中國將有近二成半的中國美元債務到期,市場陷入恐慌氣氛中。
由天津市政府所有的商品交易商天津物產集團(Tewoo Group)的債券違約,令市場不再相信政府對國有企業的信用背書。
中國國有企業有時也在國內債務市場違約,但境外美元債的違約是及其罕見的。投資者覺得,國企海外債務風險極低。若發生任何海外違約改變投資者預期,將會嚴重打擊中國國企的海外融資成本,使問題惡化,陷入違約、市值下跌、再違約的惡性循環。
天津物產集團的海外美元債違約重組使得這種可怕的前景成為現實。投資者將被迫接受高達六成的投資損失。12月16日將有三億美元的債務到期。這對天津市政府是一個難關。
華爾街時報報導,天津市政府的融資平台在2019年下半年已經發行了超過五十一億美元的高息美元債券,超過八成需要借新還舊。
此外,上個星期五,一個政府融資平台無法即時償付票息,也令市場對政府融資平台的償付能力產生擔憂。
北京大學控制的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未能按時支付票息,令公司海外債券價格暴跌。
北大方正在12月2日發布公告,公司未能償付當天到期的20億元債券本息。該債券是其今年發行的九個月超短期融資債券,涉及多家銀行和券商。當天下午,北大方正的美元債一度大跌近45%,創歷史最低。此事波及清華紫光美元債,跌幅一度達到18%。
標準普爾負責評級的高管克里斯托弗李說,境內市場的違約壓力當然會傳導到海外。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