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意大利國會通過涉香港決議 要求調查香港警隊濫用暴力

意大利國會外交委員會周二(3日)通過決議,要求調查香港「濫用武力」,又要求香港政府釋放被補示威者,並給出阻止黃之鋒赴意的理由。意大利國會早前邀請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參與視像會議,中方批評意大利方面行為「錯誤和不負責任」,並稱黃之鋒為「港獨分子」。

意大利媒體報導,這項決議由曾任意大利交通部長的眾議員盧比(Maurizio Lupi)提出,獲得外委會跨黨派全體投票同意,包括聯合執政的「五星運動黨」(5-Star Movement)、「民主黨」(PD)都投下贊成票,顯示意大利正在調整過度親中的外交路線。

盧比提出的議案,要求香港政府詳細交代反送中運動由 3 月至今的發展,包括:開真槍企圖謀殺示威者、解放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清理路障、理大事件等。此決議案又要求作為締約國的中國,履行國際人權公約的責任、支持國際層面調查香港警察侵犯人權情況,釋放被捕示威者,以及要求解釋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被拒出境赴歐參與演講的「正當理由」。

黃之鋒早前獲歐洲議會、法國國會、意大利國會、德國國會和英國上議院等機關邀請,出席聽證、演講及研討會,惟法院拒絕更改保釋條件而無法成行。11 月 28 日,他以視像會議方式,參與意大利國會外交及人權聽證會。此舉隨即引起中方不滿,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批評意國國會「錯誤且不負責任」,引起意大利總理及各黨領袖一致反彈。中國外交部 12 月 2 日又放話,指中意兩國是「好朋友」,促請意大利在香港問題上支持中國。雖然如此,聲援香港決議案仍然獲得通過。

意大利網路大報「意大利商業報」(Affari Italiani)專訪民主黨外交委員會首席議員奎塔佩勒(Lia Quartapelle),她很高興每個人都投下了贊成票,意大利政府終於醒來替香港發聲,這是個很重要的信號。

奎塔佩勒表示,意大利尊重思想與言論自由,這點親共的五星運動黨也必須承認,這是意大利外交政策的前提,不管是面對中共或其它國家,沒有任何經濟利益或外部壓力能扭曲意大利的基本信念,整個意大利政府對此有共識。

對於挺港決議是否違反「不干涉他國內政」原則,奎塔佩勒表示,意大利尊重每個國家處理內部事務,但當發生的事已違反意大利的基本信念,意大利必須發出聲音。

對於決議是否影響中意關係,奎塔佩勒表示,意大利會繼續與北京對話,但在深化中意商業往來時,意大利不會放棄捍衛人權和法治。

她說,意大利對華政策的步調必須更與歐盟合拍,意大利前任政府因為與中共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使意大利陷入親中的單邊主義,使意大利成為中共政治隊友,損害意大利與歐盟的夥伴關係,這對意大利非常不利。

意大利國會不僅通過挺港決議,還呼籲中共當局對於禁止香港社運領袖黃之鋒赴歐演講一事,提出正當理由。黃之鋒原本獲邀前往意大利、法國等歐洲6國發表演說,但被香港當局禁止出境。

11月28日,意大利參議院邀請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發表視頻演講。中共駐意大使館11月29日在推特上發文,指責意大利國會此做法「不負責任」,引起意大利政界一片嘩然、齊聲反對。

多家意大利媒體報導,中共駐意大使館這則推文,招來意大利朝野各政黨難得的「炮口一致」。

意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Giuseppe Conte)表示,黃之鋒是應部分國會議員之邀,對意大利國會發表視頻演說,這是國會的職權,也應獲得完全尊重。

眾議院議長羅伯托‧菲科(Roberto Fico)表示,國會議員有表達政治見解的權利。參議院議長伊麗莎白‧凱斯拉蒂(Elisabetta Casellati)強調指出,「保障言論與思想自由,是意大利民主政府的基石」。

意大利外交部長路易吉‧迪馬約(Luigi Di Maio)回擊稱,「中意簽署了經貿協議,絕不代表中國(中共)能對意大利的體制、國會、政府說三道四」。

意大利最大反對黨「聯盟黨」(Lega)領袖馬特奧‧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回擊中共,「意大利並非中國一省」。

提案邀請黃之鋒視頻演講的意大利兄弟黨主席喬治‧梅洛尼(Giorgia Meloni)表示,北京外交官的傲慢和大膽令她震驚,中共政府現在竟然要箝制意大利國會的言論自由。

意大利宗教社會學家馬西莫·因特維尼(Massimo Introvigne)今年3月就撰文預言:模糊的備忘錄只有在實施時纔有效。如果習近平以爲簽署了一帶一路備忘錄,他就可以立即得到意大利無條件支持,包括其嚴重侵犯人權的國內政策,那習近平就打錯算盤了。

除了意大利及美國,加拿大一批國會議員亦接受香港反對派學生要求,嘗試在加拿大國會推動制裁香港。

B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Was wir berichten, spiegelt nicht die Meinung einer Regierung wider.

What we report does not reflect the opinion of any government.

我們的報道内容不代表任何政府官方立場。

Berliner Bericht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