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晨驅報》週一(11月25日)刊發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研究員喬斯科(Alex Joske)的文章。為王立強部分自白找到支持論據,但專家也說叛逃事件複雜,世人可能永遠無法知悉全貌。
10月初,當我拿起電話並得知一名中國間諜已決定判逃,在接下來的幾周里,我在與《 60分鐘》,《悉尼先驅晨報》和《時代》的合作中扮演了一個小角色,以幫助核實和分析王立強的說法,並最終與王本人會面。
當我讀到王的12頁中文自白並懇求幫助時,我快驚掉下巴。聲明觸及了中國共產黨政治干預中一些最令人不安的方面:試圖操縱台灣選舉,滲透香港的學生組織,甚至綁架政治異議人士。中國軍事情報部門組織和主要人物的名字,包括我當時正在研究的一些名字,都跳了起來。
真是好到令人難以置信。但一個26歲、沒有任何軍事或政府背景的人如何發現自己中共解放軍在香港的情資網絡核心?
叛變從來都不是簡單的-無論是執行力還是動機。俞強聲於上世紀80年代從北京叛逃到華盛頓,在此過程中曝光了兩名線人,這可能部分是出於對他的個人生活的沮喪和快感。
由於王立強案例跨多個地區,因此無法核實他的每一項說法。過去也有真正的叛逃者為了強化自己的政治庇護申請虛構一些故事。
王立強不適用非黑既白的標準。他似乎沒有在中國軍事情報機構中擔任過任何職務。他的正規教育是美術最初加入了一家自稱是前沿公司的公司,認為他將參與文化活動。根據他自己對事件的描述,他實際上是在為情報官辦事。間諜,特工,情報官–這些術語都不完全與Wang的角色完全匹配。
但是,隨著我對他發言的深入探討,找到對某些說法的支持證據。
王立強說,他為之工作的一個富有商人向心是軍事情報網絡的核心,並在1997年移交之前被一家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Commission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for National Defense 簡稱中國國防科工委)的國防技術機構派往香港。這是一家現已不復存在的國防機構,其任務是促進中國軍事科技現代化,尋求強化中國國防創新體系,同時也在竊取、蒐集外國國防科技方面扮演核心角色。
向心的公司與中國國有軍事防務公司,如中國兵器工業集團(Norinco Group)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他領導的首批在香港經營的公司與中國國防科工委的軍品輸出機構“新時代集團”(New Era Corporation)有著相似的名字。
向心公司的多名前高管曾在中國國防科工委所屬的國防公司工作。至少有一個人同時在一家知名的中國國防科工委在香港的幌子公司工作。
向心畢業於隸屬中國國防科工委的七所大學之一,並在香港成立了校友會。
向心的妻子也被王立強指控為間諜,向心的妻子此前曾在中國國防科工委的情報研究所工作。換句話說,向心與軍事陣線的公司成員有聯繫。在中共解放軍積極擴大其在香港的業商業勢力的同時,他與中國國防科工委有個人聯繫。
王立強在自白中還點名數十個在台灣和香港社會身居要職的人,澳大利亞,台灣,英國和美國的情報機構將心早會證實或反駁這些具體指稱。
中國政府迅速透過上海市公安局發布聲明,宣稱正在對王立強涉嫌詐欺進行調查。當局網上的法庭記錄為佐證,宣稱王立強已於2016年涉詐欺並被定罪。我們不應該立即撤銷這些指控,但確有證據嚴重懷疑中共當局的說法。
王立強聲稱他已從中國政府那裡獲得了警察的無罪證明,以申請澳大利亞簽證。 2019年2月由指控他犯有欺詐罪的同級公安部門發布,發現他沒有犯罪記錄。
王的護照上的印章與該局的指控相矛盾,即他在2016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被保釋並被限制在一個鄉村縣,等待法院作出決定。公安局聲稱,王某於四月持假中國護照離開中國。
王立強說,他為訪問台灣偽造了三份偽造的身份證件,當局在他離開台灣之前沒有收回。目前還不清楚他怎麼會使用偽造的生物特徵護照離開該國。
透露搜索引擎沒有查詢在王立強叛逃之前的定罪結果結果,中國政府的法院記錄數據庫包含這種裁決,但奇怪的是,一個大型私人擁有的中國法律案件數據庫卻沒有。
可以說,每一件不利中國政府說詞的證據,都令人更加認為中方試圖要王立強閉嘴,因為王立強說的是實話。政府調查最終應可揭露王立強某些自白細節是否屬實,但我們還不知道故事全貌,或許也永遠無法知道。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