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被捕德國交換生接受德國商報采訪

上星期四被香港警方拘捕的德國交換生已經接受保釋並回到德國。他接受了德國商報的匿名采訪。

馬里烏斯不希望公佈自己全名。他在接受采訪時,雙手顫抖。

馬里烏斯回憶,十一月的上個星期四,他在電話中試圖安慰擔憂的家人:我成年了,能夠評估局勢,我相信自己沒有處在危險中。幾個小時后,他在示威現場被香港警察拘捕。

星期五夜晚,他獲得保釋得到釋放。星期六,他中止在香港的交換學期,登上返回德國的航班。

八月開始,他開始在香港嶺南大學的交換學期,因爲他開始希望去南非交換,但家人擔心那裏不穩定,於是他改選擇去香港。一開始,一切都還好,但几個星期之後,開始有了暴力事件。

他在宿舍中和當地學生討論有關示威的事情。他和本地學生一起喝啤酒,然後一起在網上的看關於警察和示威者的視頻片段。他説,香港學生們告訴他他們要走上街頭的原因,這讓他覺得有感染力。

警察對年輕人總是很暴力,於是和平示威演變成勇武暴力。盡管如此,有時候示威者有些過分軍事化了。(造成的毀壞)“需要許多年才可以修復吧。”現在他説。

馬里烏斯和其他交換生一樣,關注著香港的局勢。十一月開始,他開始變得小心,很少進入可能發生示威的市區。這時候,不少其他交換生已經選擇離開香港,但馬里烏斯覺得自己還算安全,可以留下。

在他被捕的星期四那天,嶺南大學所在的屯門區又有示威。馬里烏斯和朋友想去餐廳吃飯,但購物中心附近的餐館都關門了。他們離開購物中心,卻遇到了大量催淚彈烟霧。

兩個德國交換生戴上口罩。因爲在這個地區許多人都會隨身帶口罩以應對催淚彈這種情況。甚至有學生在課堂上也戴口罩。突然,大約十個軍裝警員出現,圍捕這兩個德國交換生。

“警察朝我們吼叫,並用警棍威脅我們。”經過的路人用手機拍下了過程。

其中一個警察說:我們見到你們丟燃燒瓶!德國學生拒絕這個指控並出示護照:“我們只是交換學生,我們和示威者沒有關係!”他們的辯解在香港警方面前完全沒用。

馬里烏斯不敢想象,如果他們不是來自歐洲,他們將會怎樣?“我已經看過太多視頻,本地人被警察打(得頭破血流)。”

馬里烏斯說,之後他們被帶到警署。他們需要穿過大概五六十個警員。警員們大聲呼喊著,慶祝他們逮捕了兩個外國學生。“這很可怕。”

第二天,他經受了幾個小時的審訊。他反復解釋,他沒有參加示威。最後,律師告訴他,他可以獲得保釋。一個學生朋友借給他保釋需要的一千港幣,相當於115歐元。馬里烏斯想馬上回家,現在就走。第二天一早,他就買了當天的機票。馬里烏斯說,因爲我們是歐洲人,我們很幸運。但是我們對在香港的人們負有(道義上的)責任。“貿易伙伴關係不應當高過人權。” (“Handelsbeziehungen zu einem Land dürfen nicht über den Menschenrechten stehen.”)

德國商報報道鏈接:https://orange.handelsblatt.com/artikel/65247#wt_eid=2157427359237467105&wt_t=1574284088926

B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Was wir berichten, spiegelt nicht die Meinung einer Regierung wider.

What we report does not reflect the opinion of any government.

我們的報道内容不代表任何政府官方立場。

Berliner Bericht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