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媒報導,在上世紀90年代發現並披露中國血漿經濟導致艾滋、丙肝疫情的醫生王淑平在美國去世,享年59歲。
作為舉報人,王淑平在上世紀90年代發現了中國中部(河南等地)推行血漿經濟,導致血液污染致爆發艾滋病和丙肝疫情,隨後她被當局定為監控和打壓目標,日前他在美國徒步旅行時去世,享年59歲。
《華盛頓郵報》援引王淑平的丈夫加里·克里斯滕森( Gary Christensen)表述,王淑平在鹽湖城的一個峽谷中徒步旅行時去世,當時她心髒病發作。
因為王淑平的上報,中國政府開始對血庫啟動疾病檢測,因此王淑平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但是,即使政府採納了她的建議,但官員卻試圖掩蓋公共衛生危機,王也面臨恐嚇。
王淑平自2001年離開中國,此後一直在美國居住併入籍,並且從未回國,她認為不安全。
回顧歷史,1992年時,王淑平在河南周口地區的一個血漿站擔任副站長,她發現部獻血者肝化驗數據異常,隨後她發出警告,由於賣血者中有丙肝病毒病人,供體血漿感染丙肝病毒。單採血漿缺少也加速了丙肝的傳播。
她在當時的報告中寫道:我自己的調查發現,丙型肝炎抗體陽性率高達84.3%。作為醫生,我非常著急。我知道丙型肝炎和艾滋病毒具有相同的感染途徑……我不想坐在衛生局的辦公室裡坐等艾滋病的流行。我想直接監視並防止它的蔓延。
在王淑平上報此事後,北京衛生部於1993年開始要求對血漿供者進行丙型肝炎篩查,但她遭到襲擊,失業和診所遭到破壞。
到了1995年,她發現了另一起醜聞,在該醜聞中,有携带艾滋病毒的的捐獻者在河南的不同地區獻血。王请求河南衛生厅对所有採血站進行艾滋病毒檢測,但被告知費用太高。
她自己購買了檢測試劑盒,發現400名捐助者中的HIV陽性率為13%。根據她的調查結果,各地的採集點後來進行了艾滋病毒檢測。
2001年,中國政府承認,有超過50萬的貧困人口被確認感染了艾滋。
不久前在倫敦放映的一部舞台劇《地獄宮殿的國王》源自王淑平的故事,以上世紀90年代河南艾滋村和賣血經濟為背景。
(舞台劇《地獄宮殿的國王》劇照)
據悉中國國安以王淑平的家人和朋友為人質,試圖迫使在漢普斯特劇場(Hampstead Theatre)劇院的這齣劇作停演。它們的理由是這將使中國政府陷入尷尬境地,並損害政府官員的聲譽。
據報導參加首映禮的王淑平說,國安找上她仍在國內的親戚和以前的同事,並被告知要她取消演出,而官員們也試圖獲得她女兒的聯繫方式。
王淑平表示不會因恐嚇而沉默,也不會屈服與親戚和朋友受到威脅的壓力。她希望籍由這樣的創作,能幫助仍在中國國內努力的醫生,免受官方打壓。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