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國民眾發起請願行動,要求德國政府與中華民國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但這項請願行動,必須在 4 周內獲得 5 萬人以上連署,內容才能在德國國會公開討論。而這份採網路方式進行連署,並不限國籍與居住地,只要認同連署內容的世界公民都可參與。
(大致翻譯內文)今年是天安門大屠殺 30 週年,結果犯下這種屠殺罪的中國獲得全世界承認還在新疆設立勞改營,建立全球獨一無二的監視與審查機器,對於南海海域的爭議,強橫無視他國,置國際法於不顧。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沒能阻止德國政府在外交上承認之,並與之貿易往來。
自 1987 年期台灣即開始民主發展,今日按照我們(德國)的標準, 中華民國相對於 PRC 已是一個民主國家,在這個國家中,人民自己做主 。如果看看上述 PRC 如何違反國際法與人權,而我們卻不承認中華民國,這更令人費解。因此我們要求,與中華民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這個請願在今年 5 月 31 日就提出了,經過了請願委員會審查,確定了與公共利益有關,同時也屬於德國聯邦職權,才進入連署期(9/11-10/9)。
→外國人也可以跟德國請願嗎?
可以。
依據德國憲法第 17 條,請願權是「每人都有的權利」。所謂「每人」,不僅限於德國公民,而是指全人類,不受限國籍。
→需要多少個簽名?
五萬。而且必須在 9 月 11 日到 10 月 9 日這段期間達成這個目標。
→簽名達到五萬之後會怎樣?
必須舉行公聽會,讓發起人去陳述意見。相關部會(如德國外交部)必須出席備詢。也就是說,德國與台灣是否要建立外交關係這個議題將會在德國的國會中被討論。
→有什麼請願成功的例子嗎?
有。
在 2016 年 6 月 2 日,德國聯邦議院壓倒性表決通過一項法案,將一次大戰期間亞美尼亞人遭奧圖曼土耳其帝國迫害事件認定為「種族屠殺」。
這個案子當時就是由民眾請願發起。最後土耳其還召回駐德國大使。
→程序有多簡單嗎?
超級簡單。不懂德文,在 google 翻譯幫助下,兩分鐘左右完成簽署。
也有教學影片:https://reurl.cc/ObqZdg
去連署:https://reurl.cc/W4L6Qy
為什麼要參加連署行動?
我分析給你聽:
1. 因為這件事情只有你可以做
我們的外交部跟駐外單位在現今的國際架構以及為了維持與非邦交國(像德國)的良好關係,是不可能跑去跟對方的外交部說:ㄟ~你要不要跟我們建交?
但從一個民眾的角度,配上網路無國界的本質,你就可以用很少的時間,代表台灣,要求德國考量他現在的外交政策,去審視中國侵害人權以及無法代表台灣的事實。
2. 過程比結果重要
建交的機率或許很小,但重點在於其中的過程。 一旦請願通過,德國聯邦議會就必須要走相關的程序,這時候駐外單位就有機會去跟國會議員說明台灣的立場。
德國的民眾也有機會透過國會召開的公聽會了解到台灣跟中國不相同的事實,更可以瞭解到我們兩國在政治體制以及價值觀上有多麼不同。
外交不是零與一、黑與白的關係。或許不一定可以走到我們最想要的結果,然而在這過程中的溝通、辯論與折衝,才是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
→名稱我難以接受怎麼辦?
這個請願書中提到我們用的是 ROC(Taiwan)來稱呼,相信有不少人會對名稱有所糾結。
如果要說這世界上有什麼擋住我們國家正常化的話,那絕對不是名稱上的問題,而是「一個中國」(台灣屬於中國)這個概念。 這份連署,在於要求德國政府去承認我們是別於中國而獨立存在的主權國家,也就是要建立「雙重承認」,突破「一個中國」的概念。
只要能夠讓遵守「一個中國」的德國,在國會中去討論「雙重承認」這個外交上的禁區,那對我們來說就是很大突破了。
再說一次,過程比結果重要。
3. 在這個時間點我們更需要做這件事
我們的邦交國其一的索羅門群島正在考慮與中國建交,即便他們的民眾民調上百分之八十都支持與台灣維繫邦交,但是他們的政治人物有些卻不這樣想。
假設能夠讓連署通過,德國政府必須考量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在這個時間點下,配合索羅門群島的例子,會引起國際媒體的報導。
我們需要的,就是大家注意到台灣跟中國不同的這個事實,這是我們外交上最重要的核心(不是發大財),而這件事情在這個時間點下更是需要。
「連署完畢後,會有一封確認信件,要記得到電子郵箱中點按確認。」
原帖來源:https://buzzorange.com/2019/09/16/join-petition-95643/?fbclid=IwAR0XWdqUjCU92HBz9e3kdZuABtB4pJ916NK_Tafo_N77_gxkje_Zv2-E9Fw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