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美國議員聯署人數急升至43人

「香港眾志」秘書書長黃之鋒結束訪德行程後已到達美國紐約,將游說美國國會儘管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美國國會聯署支持議員人數增至43人。

當香港反送中運動進入9月,公眾關心美國國會能否通過該法案。黃之鋒在訪德期間對此表示非常有信心。預計將於中共建政70週年前後推出。

週五(9月13日),「香港眾志」發布信息,表示支持該法案的聯署議員(Co-sponsor)已經升至43人。

Co-sponsor是美國國會的特有製度之一。國會在編排議程時,議員的聯署人數是考慮先後次序的主要因素。參眾兩院議長會根據不同法案的聯署數目,安排法案審議的優先次序。

「香港眾志」透露,在香港眾志尚未成立之前,黃之鋒及敖卓軒等核心成員早於2014年已經開展有關《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遊說工作。雖然當年香港經歷雨傘運動,但美國對於香港人權問題的關注不及今日,當時只有12名參眾兩會議員願意聯署。到了「後雨傘」時期甚至進入低谷,一度跌至5人繼續落名,這亦是過去不同國會議員多審提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但一直未能審議的原因。

「香港眾志」認為法案聯署數目由5人急升到現在43人,反映香港問題漸漸成為美國國會熱烈討論的議題。

該法案在今年6月中由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及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cro Rubio)分別在參眾兩院提出。他們希望修改1992年通過的《香港政策法》,希望在《中英聯合聲明》下,呼籲中國履行承諾,給予香港人高度自治,而不應過度干預(undue interference)

美國眾議院議長、民主黨的佩洛西(Nancy Pelosi)、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等對該法案表示支持。

目前,包括紐約大學大學法學院教授孔杰榮在內的400多名來自全球多地的學者及各界人士,致函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促請盡快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B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Was wir berichten, spiegelt nicht die Meinung einer Regierung wider.

What we report does not reflect the opinion of any government.

我們的報道内容不代表任何政府官方立場。

Berliner Bericht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