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中共大船易上難下,林鄭錄音曝光後對媒體改口“從未向中央辭職”

9月2日晚間,路透社獨家披露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與商人的一段錄音,她稱自己如果可以選擇她會辭職並道歉。 9月3日的記者會上林鄭表示對私人聚會交流被公開很失望,稱自己從未向中央辭職。

(路透独家視頻)原文在此

9月2日晚間,路透社獨家披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與商人的一段錄音,稱她令香港陷入政治危機,造成「巨大的破壞」,這是「不可原諒的」如果可以選擇她會辭職並道歉.

9月3日,林鄭月娥在金鐘特區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有記者發問她為何沒有辭職選擇,及要求她澄清該段錄音是否由政府人員故意流出以到達某些效果?

林鄭月娥稱對私人聚會的交漢被公開表示失望,十分不能接受。同時強調從開始到現在,她從未想過向辭職,亦沒有向中央政府提出此要求。她還稱,對於現時香港面對的困難,辭職或許是一個較容易的選擇,但她表示一定要和班子留守,助香港走出困局。

中共喉舌央視記者問:隨暴力持續升級,香港政府將如何應對,《緊急法》是否是方法之一?

林鄭月娥未直接回答緊急法的提問,而是稱時香港面對暴力升級,大家都非常擔心和不願見到,強調首要目標是將暴力停止,會在數方面處理,包括以法例處理違法行為、盡量大努力採取溝通對話;與市民溝通,法治案例等。有輿論認為其態度稍有軟化,明顯帶有安撫民意之意圖。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迅速發出報導,特別強調林鄭月娥從未向中央辭職。

早前推特知名評論人士 Lifetime視界 發表評論:林鄭月娥的錄音被路透社曝光,進一步證實了各界的判斷:中共不許林鄭月娥辭職。中共就是個黑社會運作模式組織,上了賊船就下不來。上周香港政府有一個奇怪的聲明:特首林鄭月娥的觀點不代表特區政府。中共一方面需要林鄭月娥背鍋,另一方面不再信任林鄭月娥。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誰在指揮香港警察?

相关报道:路透社獨家披露林鄭月娥錄音:如果有選擇會辭職 中央無派入解放軍計劃

附:(路透独家視頻逐行翻譯)

路透社獨家得到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和一批商人會面時的錄音。

這裡是她的講話節錄。

我不想花你們的時間,或者浪費你們的時間,讓你們問我出什麼問題了,

為什麼出問題?

但是,作為特首,(給香港造)成巨大的破壞,是不可原諒的。

這就是不可原諒。如果我有選擇的話,首先(我會做的)就是辭職

做深刻道歉,就是下台。因此,我向你們懇求原諒。

林鄭說,中國“無計劃”派軍隊進駐香港。

中國正臨近十月一日國慶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週年。

我會對你們以誠相待,不會幼稚到給你們畫彩圖

說事情好起來了,或者我有個時限(死線)。

不過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北京方面並沒有時限(死線)。

他們知道這會有波折。

因此,我們已經有特別安排,會有十一國慶典禮。

但是仍會有很多干擾,因此我們會有一個適中而莊嚴的慶典

在十月一日。這意味著,他們(北京方面)和我們自己都不指望

我們會在十月一日之前清理此事。

另一件事,我要向你們保證的是,我自己對事態的把握並經過討論

中央人民政府絕對沒有計劃派入解放軍。

林鄭說她的權力“有限”。

但是,當然我相信,你們在心裡會覺得,而且很多人會覺得

我肯定有個解決方案,政治解決方案。

但是,我必須告訴你們,這是事情的癥結所在。

一旦某個問題提升到國家層面,達到主權和安全層面,

更不要說世界兩大經濟間正處在前所未有的緊張局勢中

這個空間,政治空間,作為特首,不幸的是

不得不按憲法服務於兩個主人——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人民。

這個行事的空間,非常、非常、非常有限。

林鄭闡明北京的“日程表”。

他們在意國家的國際形象

中國已經花了很長時間建立這種國際形象,並且有某種話語權,

中國不僅是經濟大國,而且是有責任的經濟大國。

因此,放棄所有這些正面發展,很明顯不在他們的日程表上。

但是,他們願意玩長線,願意玩得長。因此,你們沒有短期解決方案。

香港受苦了,你們損失旅遊,損失經濟,你們損失股市,等等。

你們基本無能為力,但當一切安定之後,

這個國家或許有正面的舉措。

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

林鄭反思了此次危機的個人代價。

這些日子,我要出去非常困難。

我沒有出街,沒有上商場,不能去髮廊

我不能做任何事,因為我的行踪會散佈到社交媒體

Telegram和LIHKG上,你可以預料一大群黑衫

黑面罩的青年人在等我。

林鄭的發言人回應路透社說,她上週參加了兩項包括商人的活動,都非常有私人性。

她的發言人說:“我們因此不正面就特首在那些活動中說了什麼進行評論。”

 

B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Was wir berichten, spiegelt nicht die Meinung einer Regierung wider.

What we report does not reflect the opinion of any government.

我們的報道内容不代表任何政府官方立場。

Berliner Bericht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