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每日鏡報”9月1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在週四(9月5日)訪問中國?去或不去?香港的抗議活動和貿易戰使狀況變得敏感。
(圖片:2018年5月24日默克爾到訪北京)
聯邦總理每年都會前往中國。安吉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是一位備受尊敬的客人,因為她是有規律訪問的常客,最近一次她是於2018年5月到中國 ,這次總理從週四到週六訪問“帝國中心”,這是中心嗎?
這是個問題,因為現在情況很棘手。並不僅是因為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爭端,也牽連進美國盟友,還因為香港動盪,這關乎到對西方非常重要的價值觀,或者是應該關係到。這裡又涉及到到保持顏面,而且是雙方的(中方和德方)。
在香港,言論自由以及集會自由被踐踏,抗議人士被逮捕。在特別行政區(原英國殖民地)的民主運動希望阻擊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反送中法案的香港民眾抗議活動已經持續數月。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對示威者讓步的打算,被黨中央北京否決。
現在默克爾要來了。週五(9月6日)好在北京將與總理李克強共進早餐,應該還會與中國國家元首習近平會面。總理是否應該放棄這種對談機會?或者只是利用此次機會來進行批判性對話?她究竟有沒有可能做些什麼?
中國認為它自己是世界強權。
可以打個問號!中國將自己視為強國,這樣的中國是不會接受訓誨的,而且也很難去影響它,也不會讓它感動。對於總理來說,整件事情會很棘手。她必竟是和一個龐大的想和中國做生意的商業代表團一同出訪。默克爾還想參加“德中經濟諮詢委員會”的會議。並在訪問北京外到訪德國在武漢的公司。
如果把單單把話題集中在經濟議題的話,確實會使整個狀況不恰當。從所周知的是,中國一直利用彼此相互的牽連當作壓力手段。
如果總理想要在此背景下訪問香港,北京領導會把這個事情當作一個史無前例的抗議動作。
即使如此,默克爾仍然可以給出一個不容忽視,也無懈可擊的動作:在武漢,她想和當地華中大學的學生一起交流我們可以這麼說,對談議題可以根據當前局勢來決定。
如果總理沒有因為目前完全改變的政治局勢,來“推延”她對中國旅行的話。這樣的話兩邊(中方和德國)都可以保護自己的顏面。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