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就《環球時報》記者付國豪香港機場“討打事件”,網名為“K粒碼”的網友在Matters社區發表評論,她說看過視頻之後,卻被中共官媒輿論所稱的“暴民”感動了,她也批中共官媒籍事件對香港抗議者發起輿論抹黑。
(原文链接)
今天看到媒體用文字敘述這個事件的時候,我覺得特別難過,特別悲哀。心裡在想,那麼多和理人士非堅持了那麼久的努力,是不是就要被毀於一旦了。內地官媒又有了一個很好的反擊理由,下一次港澳辦的新聞發布會又會用到更嚴重的措辭,中央終於會“迫不得已”地進行一系列的被動反擊。
果然幾個小時以後,官媒和微信公眾號又開始了一輪新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而且這一次,正大光明地支持香港警隊,把人民群眾的情緒轉移到了對抗“跟香港警察作對的暴徒”上。特別是那個“我支持香港警察,你們可以打我了”的海報,流傳速度之快是可以上記錄的(他確實說了這句話,但說完之後並沒有馬上被打)。畢竟現在我打下這些字的時候,國內也才是早晨九點半而已。
於是我去搜索了很多視頻,想了解一下,到底是什麼樣的“暴徒”,什麼樣的“暴行”,在這個時候嚴重地幫了倒忙,讓香港之夏走上下坡路。找到的最完整的一個視頻,來自The New York Times, 把從他被困,被綁,被審,被打,被救助,被運上救護車開走的情景,都記錄了下來。
我想說,看完這50分鐘的視頻,我的內心的震撼的。所有的報導都只強調了“暴徒毆打”,強調了他”支持香港警察“,但沒有任何提及到原來有那麼多示威者一直在保護他,一直在他身邊沒有離開,還在他短暫被打之後很快速地叫來了醫療隊,為他在現場清理檢查傷勢,並護送他上救護車。值得一提的是,在視頻中,全程被沒有任何香港警察幫助他。但他所供職的《環球時報》卻在微博上第一時間感謝了“香港警隊克服巨大困難進入機場”並”營救“了他。這有點尷尬啊。
當然了,我覺得那兩個真正襲擊了他的示威者確實可惡。從任何角度來看,他們這樣的行為都是自私的。是,經歷了那麼久的遊行,身心疲憊,一時忍不住了憤怒,可以有理由。但是在那麼多媒體的攝像機之下,用雨傘和警示板那麼用心地擊打已經被捆綁起來的內地官媒記者,真的是很傻(或者很壞)。
可是,這麼兩三個襲擊者的毆打行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身邊的示威者同伴制止了。所有人叫囂的“別打(這句粵語聽懂了)”,讓看視頻的我都被這些所謂的“暴民”感動了。還有一直在他身邊試圖維持秩序的人也同樣讓人感動。那位從一開始就一直在他旁邊的白衣老者,全程都在試圖保護他,就算視頻上聽不清他說的話,也可以感受到他的關切。那幾位給他圍了人牆的男生,那幾位給他檢查並清理傷口的救護人員,以及後來一起給他開道,護送到救護車上的急救人員,一起彰顯了以大局為重的精神。
我真的希望這個視頻可以讓所有的內地人民看到。所以他們不會在用自己的想像去填滿“暴徒“和”毆打“的情景。當他們在談論香港事件時,對遊行示威乃至暴力行為的想法會有所不同。可惜有股境內勢力不能讓他們看到這個。暴徒怎麼能這麼克制呢?不符合這幾個月來一直試圖建立的形像啊?
看完視頻之後,是非也仍然不是非黑即白的。他為什麼一開始不直接承認是記者(而說是tourist)?為什麼搜到他包裡有淡藍色“I♥HK警察”的T卹(而不是穿在身上)? (視頻裡不是很清楚,但那件黃色的press馬甲看起來也像是他的,為什麼他沒有穿?)是誰最先開始懷疑他的?為什麼突然起疑?想要審問並且得到什麼背景故事?
跟最近幾個月很多事件一樣,可能我們再也無從得知這些問題的真實答案。但還是要堅持be water,保持頭腦清醒。我們所有人都一樣。
視頻在此:https://www.nytimes.com/video/world/asia/100000006660086/hong-kong-protests-video.html?action=click>ype=vhs&version=vhs-heading&module=vhs®ion=title-area&cview=true&t= 3446
(建議從6:10開始看)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