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 白衣人襲擊市民事件後,廉政公署(ICAC)高層提出主動調查,調查方向主要是有沒有警務人員涉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
7月21日元朗發生白衣人無差別攻擊市民事件,警方被指接獲消息後無部署,更於市民在西鐵站遇襲報警後39分鐘才到現場。消息指,廉政公署正主動調查,有無警務人員涉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據了解,廉政公署7月30日聯絡西鐵站附近的商戶,索取閉路電視片段調查。
事發當日,白衣人「整裝待發」的相片在傍晚時段已在網上廣泛流傳。傍晚已經有市民在西鐵站遇襲,到10時許白衣人更在西鐵站內外無差別攻擊,但警方在接報後39分鐘才到場,逗留半小時後離開,之後更發生第二輪襲擊,多人流血受傷。
警方的處理手法備受爭議,包括早接獲情報但無部署,最初兩名警員到場後看到白衣人襲擊途人後掉頭走,第一輪收隊後無人制止第二輪襲擊。到22日凌晨,大批傳媒到場拍攝到白衣人手持鐵通、藤條等武器在南邊圍村口聚集,但警方到場調查後,見記者時表明「看不到有人持有攻擊性武器」,令公眾譁然。
廉署除就投訴舉報作出調查外,還有權主動提出調查。當年香港政府財赤時要求各部門提高效率,廉署亦然。當年我就被老細派去幫手制定我哋嗰組嘅「主動出擊」計畫。另一類主動出擊,當然係社會遇上重大高度公眾利益事件,廉署有權主動立案調查。
普通法罪行 最高判七年
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是一項普通法罪行,指公職人員在執行公職的過程中,或在與其公職有關的情況下,故意作出失當或不恰當的行為,而未能提供合理解釋或理由。
根據公務員事務局的《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小冊子》,被裁定干犯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的公職人員,依據《刑事訴訟程序條例》,最高可被判處監禁七年及罰款。
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廉政公署成立的天職正是要肅清警隊貪污,扶助警隊重回正軌。現在警隊面臨廉署成立以來最大的信心危機,而且可能牽涉極高層,牽連極廣。
有评论人士认为廉署如今要重覆 1970 年代肅清警隊的任務,何其艱鉅。最有可能是廉署在此時需要「立竿」,讓警隊內外所有對警隊涉嫌貪腐的知情人事挺身而出提供情報,才有望成功。
廉政公署(英语: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ICAC),简称“廉署”,于1974年2月15日根据《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条例》(现改名为《廉政公署条例》)成立,主权移交前名叫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是独立及直接向香港政府首长(行政长官)负责的纪律部队及执法机构,以肃贪倡廉为目标,一直以来透过执法、预防及教育“三管齐下”的策略打击贪污。
廉政公署现雇有职员约一千三百多人,首长为廉政专员,是香港政府主要官员,需经行政长官建议并获国务院批准才能任职。
“廉记咖啡”泛指由廉政公署调查人员免费提供予疑犯的咖啡,意指某人被廉政公署调查。例如“廉记请饮咖啡”,意指廉政公署对其调查。另外,在廉政公署售卖的咖啡亦因而同样被称为“廉记咖啡”,于1970年代售价为1元1角港元,于2014年则为9港元。
事缘于殖民地时期,廉政公署于成立不久时,从英国与加拿大引进了一批资深警务人员,由于文化关系,还有希望被询问者“提神”,他们在访问证人或与嫌疑人谈话前,都会问他们“是否想喝杯咖啡?”(Would you care for a cup of coffee?或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久而久之,“廉记咖啡”一词成为了接受廉政公署调查的代名词。
在上环永和街有一间冰室以“廉记咖啡”为噱头,在餐牌上写明售卖“廉记咖啡”,其公司标志与廉政公署徽章如出一辙。打出:維護香港核心價值,香勝在有你同ICAC。香港人,加油!
[…] 廉政公署已經主動開始對警方在7-21那日是否涉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進行調查。(報導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