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來论:香港處在爆發之前的臨界點

編者:728上環遊行後,警方共拘捕49人,其中44人將被控暴動罪,是主權移交以來最多的一次。他們將於31日在東區法院提堂。香港市民激宕、文明、守序還帶有審美的和平抗議換來“暴動”罪名,而中共官媒渲染“暴力”的輿論讓人聯想30年前的北京,這是否會突破和点燃爆年輕抗議者的忍耐和憤怒?有網友給本媒來信:香港處在爆發之前的臨界點。

來论:香港“處在爆發之前的臨界點”

香港人的守序和對法治的尊重近於偏執,這也是一種最接近文明的態度。即使在200萬人佔滿香港的主要街頭時,當救護車駛來,香港人瞬間讓出生命通道,猶如摩西劈開紅海一般,感動世人,在每次的抗爭中都曾留有人性溫度畫面。

香港人厭惡暴力,50天的和平抗議中,示威者被動躲閃催淚彈、橡膠子彈、速龍小隊加裝金屬元件的警棍、元朗地鐵突然而至的黑社會暴力、連儂牆下被人狂抽耳光的羞辱……因他們知道暴力是香港厭惡和反感的底色。

7月30日,香港市民在葵涌警署高呼「放人」、「沒有暴動,只有暴政」。閘門內他們被控暴動罪的同伴關押於此,警察從閘內向民眾噴射胡椒噴霧,猶如投出“暴動”的火種。

香港人的血液也會沸騰,憤怒也會點燃,他們的忍耐也有可能在警察和黑社會暴力、港府漠視和中共當局的虎視耽耽中失守。

和平換來暴動罪!香港的年輕人想對政府說,你教會我們,和平示威沒用!

六月初,一百萬人上街,行政長官當晚表示,已經聽到市民反對意見,但將繼續進行“反送中”立法工作。一個城市近七分之一的反對聲音,也不能暫緩一項毫無民意支持的立法工作;六月十二日,香港示威者終於爆發,在草案二讀當日,穿越警方的催淚彈和辣椒噴霧,圍堵立法會,阻止法案的通過;六月十六日,二百萬市民上街反對。香港政府終於稍作退縮,卻始終不肯正式講出“撤回”二字;

和平表達的反對意見,被輕易無視。香港政府始終用冷漠來回應示威者的訴求,他們似乎相信,和平忍讓的香港人是容易馴服的羔羊,只要用催淚彈和辣椒噴霧就可以驅散,他們的訴求亦可以輕輕忽略。

但香港人的執著不僅僅在“秩序”,更在於對“公義”的毫不退讓。催淚彈?年輕人用水撲滅。辣椒噴霧?盛夏酷暑之下,用保鮮膜包住裸露皮膚,用眼罩保護雙眼。儘管實力無法對等,但香港市民和執法者身份的警隊之間,展開了一場關於人群驅散和反驅散的裝備競賽。

香港政府手裏擁有的,不僅僅是胡椒噴霧和催淚彈。他們還擁有逮捕和檢控的權利。有官員聲色俱厲,說年輕人是“暴徒”,要以暴動罪起訴。可是至少六名年輕人已經用自己的死亡向當權者發出了最後的警告:為公義,為法治,民不畏死以抗爭。

也有示威者在香港時錄音留言說,“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有示威者在上“前綫”之前,已經向家中弟妹、好友留下手書遺言,再戴上數百港幣購置的專業呼吸面罩、防護頭盔、手套等全副裝備,”full gear”,走上前綫。就好像這是自己人生中將要打的最後一場仗,就等著英勇赴死,準備在被打、被捕的時候可以無怨無悔地說,“這場關乎尊嚴和榮耀的一仗我們已經打完了”,然後從容面對警察拳打腳踢的殘酷私刑,以及隨後而來面臨的五年十年乃至終身監禁的指控。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

香港警察,香港政府,以及你們背後北京的大老闆們,請不要單純地以爲,威逼和脅迫,或者驅散行動的武力升級,可以讓你們全身而退。衝突的時間越長,你們將面對的要求會更多。最初只是“撤回惡法”,現在變成加上“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察濫權”,甚至加上了曾經已經死心的“我要真普選”。這並不是漫天要價,香港人真心相信,這是他們應得的。如果北京毫不退讓,已經對死亡都無所畏懼的香港抗爭者們,將讓你們重新理解,什麽是“革命”。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同一時間,本站收到這份錄音:

Background music: Great Scene, (V for Vendetta, finale)

香港警隊,七月三十日夜晚,葵涌、天水圍、西灣河的警署都被包圍。這并非事前計劃的示威行動,或者是不合作運動,這三個包圍事件會發生,都是因爲你們。香港警隊,選擇性執法。因何故,讓到恐怖襲擊,人證物證据在,各大電視台錄影到的情況之下,無差別攻擊市民的白衣黑社會,可以拉(拘捕)得這麽少人,而且只獲得非法集會的控罪;而示威者,明顯無打算對一般市民下手,面臨的,竟然是兩年起,嚴重得多的暴動罪。五年前,藍絲打人,被警方無檢控放人,五年之後你們依然重施故計。所謂為法治而戰,原來都只不過是為自己友而戰,

但是,今年的情況不同了。今晚我們三個地方的市民已經清楚表態:

我們忍夠了。

只要一日,你們繼續選擇性執法,選擇性控告香港人,香港人都會站出來。

Hong Kong police, we have delivered a very clear message. We are not afraid; we are Hongkongers; we are EVERYWHERE.

香港人,加油。

 

B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Was wir berichten, spiegelt nicht die Meinung einer Regierung wider.

What we report does not reflect the opinion of any government.

我們的報道内容不代表任何政府官方立場。

Berliner Bericht | 2020